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印发中医护理门诊建设方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40.html

一、工作目标

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深化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内涵,通过开展中医护理门诊标准化建设,提升中医护理门诊规范化水平,扩大中医护理门诊服务外延,挖掘传承中医护理经典理论与特色技能,探索专科发展方向,发展中医护理门诊服务新业态,满足患者对中医护理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二、工作内容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依托专科特色开展相应的中医护理服务项目,为就诊患者提供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养生保健、慢病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服务;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防治与康复中的健康指导作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术、辨证施膳、辨证施教、辨证施情、辨证施养的个体化健康指导,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根据患者健康问题,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保障患者治疗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建立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健全中医护理门诊质量评价体系,开展患者满意度、质量安全、疗效评价等工作,加强过程质控和结果质控,促进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的规范化。

积极探索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健全中医护理门诊组织运行管理,合理配备护理人员;优化就诊服务流程,创新服务理念,重视人文关怀,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加强环境和设施设备建设,建立保障机制,探索科学、标准的中医护理门诊绩效管理办法,逐步健全中医护理服务体系,最终形成便民、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中医护理门诊服务模式。

加强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专科护士职业发展新平台,采用多种人才培养形式,开展中医经典理论和中医护理技术技能培训,推动专科护理人才队伍发展,全面提升中医护理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支专业精进、技术精湛、学术领先、经验丰富的中医护理人才队伍。

三、建设要求

(一)区域设置要求

为防止交叉感染,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要求,将中医护理门诊划分为诊疗区、候诊区。诊室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设备设施完善,配置诊床至少2张,床间距设置应大于0.6米,诊室保持整洁干净,环境布局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候诊区备有候诊椅和宣传栏,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二)设施设备要求

根据中医护理门诊需要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设施设备目录见附件1。

(三)人员要求

人员配置

根据门诊规模及发展设有护士长1名。资质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接受过系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取相关资质,在中医专科护理领域工作≥8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熟练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沟通能力。

根据门诊规模及发展配置出诊护士若干名,医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学时)的比例应达%,且每个中医护理门诊至少配备1名中医专科护士。资质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在中医专科护理领域工作≥5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熟练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力、专科护理服务能力。

按照中医护理门诊实际情况及需求,至少配备1名中级职称及以上中医执业医师。

岗位培训要求

出诊护士应按时完成理论和技能培训,每年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25分(中医护理专业学分不少于1/3),参加中医护理相关专业技能培训1--2次/年,并取得培训合格证。在出诊期间要引导护士积累撰写护理病历,完成个案报告不少于5例/年·人,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升专科护理服务能力。

(四)技术要求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符合《中医医疗技术手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流程》相关要求。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疗技术手册》技术分类与技术分级标准,推荐中医护理门诊开展的技术范围包括全部一级中医医疗技术和部分二级中医医疗技术,具体中医护理技术分类见附件2。

此外,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新技术,须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完成伦理与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经专家论证后可考虑在中医护理门诊运营中开展。

(五)质量控制管理要求

护理部负责全面监控护理质量检查工作,组建由科护士长、中医护理技术学组构成的质量督导组,每月对中医护理门诊的护理文件书写、中医护理技术实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评价等内容进行督导检查,提出整改建议,护理部定期抽查整改落实情况,做到中医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四、组织管理

(一)日常运行管理

中医护理门诊采用护理部主管,医护联合的运行管理模式。护理部监督制定中医护理门诊相关职责与制度,并负责督导具体实施及协调工作。

(二)人员管理

护士长负责中医护理门诊的行政和业务管理,出诊护士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具体工作职责见附件3。

(三)应急处置管理

根据中医护理门诊实际情况,制定紧急意外事件(停水、停电、火灾等)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并参照北京市中医技术质控中心制定的《中医技术异常情况处理标准》制定中医护理技术意外(晕灸、晕针、烫伤、晕罐、皮肤损伤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演练纪要完整留档。

(四)门诊设备管理

设备实行档案化管理,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安排专班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仪器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问题及时联络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维修,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五)信息化管理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根据实际需求,建立方便快捷的门诊患者管理系统,推进互联网+护理门诊,促进中医护理门诊精准化管理。

五、保障措施

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建立激励机制,保障护士的权益。完善各项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日常监管,健全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护理质量安全,促进中医护理门诊规范化发展。

附件1

中医护理门诊设施设备目录

附件2

中医护理门诊推荐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分类目录

附件3

护士长工作职责

一、根据本科室的专科特点制定中医护理门诊管理制度、年度工作计划、人员培训计划、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仪器用具等物资设备管理。

二、负责护士排班及人员调配、监督护士岗位职责落实情况、负责护士心理疏导等工作。

三、加强对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定期开展护理质量督导检查,做到质量持续改进;落实各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保证患者安全,确保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应用与推广。

出诊护士工作职责

一、负责护理门诊诊疗区、候诊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二、及时领取所需用具、器材、药品,保障物品配备齐全。三、负责诊室的安全,做到防电、防水、防火“三防”管理。四、出诊时应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对就诊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分诊,对急、危、重及老年患者合理安排诊治时间。

五、严格执行医嘱,基于患者的病情及辨证分型的结果正确执行相应的中医技术操作,严格査对制度,做好交接班,严防差错事故。

六、为患者建立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档案,提供科学、系统健康指导。

七、按要求统计各种数据,填写报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2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