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练03常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回顾教材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www.kstejiao.com/m/

1.化学实验中的几个数据

2.牢记三类常考仪器

(1)四种“定量”仪器的刻度及精确度

(2)四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和燃烧匙,三种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瓶、烧杯、锥形瓶。

(3)三种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碱式)滴定管。

3.使用下列仪器或用品的注意事项

(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

(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

(4)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湿润,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4.实验操作中的“第一步”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

(2)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的使用。

(3)调“0”点——天平等的使用。

(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

(5)分别取少量溶液——未知溶液的鉴别。

(6)润湿——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检验或验证某些气体时。

4.化学实验操作中的10个易错点

(1)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口未紧挨接受器口致使药品外流,标签没向着手心造成标签被腐蚀。

(2)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被称量物质直接放在托盘上或放错托盘。

(3)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将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内[除制取Fe(OH)2外]。

(4)不能依据所需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5)在量筒或容量瓶内进行稀释或混合等操作。

(6)检查装置气密性没有形成封闭系统(如关闭活塞、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等)。

(7)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8)配制溶液定容时没有用胶头滴管或加水过多再用胶头滴管吸出。

(9)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盛装溶液错误。

(10)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忘记防倒吸。

5.物质分离提纯的8种化学方法

6.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选择的方法或试剂要简单,实验现象要明显。

(2)用物理方法时,一般可按观察法→嗅试法→水溶法的顺序进行。

(3)用化学方法时,对固体可按加热法、水溶法、指示剂测试法、指定试剂法等进行;对液体可按照指示剂测试法、指定试剂法等进行;对气体可用点燃法、通入指定试剂法等进行。

(4)AgNO3溶液与稀硝酸、BaCl2溶液与稀盐酸(或硝酸),这两组试剂,可以鉴别出若干种阴离子,是阴离子鉴别最常用的试剂组合。一般说来,若待检的若干种离子中有SO42-(因Ag2SO4微溶于水,当Ag+和SO42-浓度均较大时,可以析出不溶物),最好先用BaCl2和盐酸这组试剂,检出包括SO42-在内的一些离子,其他离子再用AgNO3溶液与稀硝酸等去鉴别。

(5)为了鉴定某盐中含SO32-或CO32-,可以直接加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根据放出气体的气味及与石灰水作用的现象等判定气体是CO2或SO2,进而确定物质中含CO32-或SO32-。若加硝酸,因它有氧化性和S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时会干扰检验,故最好使用盐酸而不用硝酸。

(6)气体检验中干扰因素的排除方法

气体检验中干扰因素的排除方法一般是先检验出一种可能具有干扰的气体,并除去该气体,而且要确认该气体已经除尽,再检验其余气体。如在SO2存在的条件下检验CO2,可设计如下检验思路:品红溶液检验SO2→高锰酸钾溶液除去SO2→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与此类似的还有检验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含有SO2等。

7.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设计与评价(Ksp的大小比较)

8.化学实验安全

(1)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

(2)防倒吸安全装置

倒吸现象的发生是因为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当导管直接插入水中时,由于气体的迅速溶解,导管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管内压强,水便会倒吸入导管继而倒吸入其他装置中,从而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常见的防倒吸装置有如下三种类型。

(3)防堵塞安全装置

在气体实验中,由于固体或泡沫涌入导管或装置本身的问题而发生堵塞时,气体物质不能顺利排出,导致装置内气体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实验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为了避免因堵塞给实验造成不良影响,在设计实验时应当增加防堵塞安全装置。常见的防堵塞安全装置有如下三种类型:

在恒压式中,由橡皮管将分液漏斗与烧瓶连通,使分液漏斗与烧瓶中的压强相等,以保证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够顺利流下;在液封平衡式中,当发生堵塞时,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锥形瓶中的液体由直玻璃管溢出,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防阻式中,将一团棉花放在导管口处,可以避免固体物质或泡沫涌入导管而发生堵塞。

9.常见试剂的保存方法

(1)密封保存

①易与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反应的药品:如钠、白磷、亚硫酸盐、亚铁盐等

②易潮解、挥发、吸水的药品:固体NaOH、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浓硫酸等。

(2)棕色瓶保存: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如AgNO3、卤水、浓HNO3等。

(3)密封并置于阴凉处保存:易挥发、着火的药品,如乙醇、乙醚、苯等。

(4)盛放药品的器皿应不能跟所盛药品反应

①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应用橡胶塞。

②溴水、浓硝酸、次氯酸盐溶液、有机溶剂不能用橡胶塞而应用玻璃塞。

③氢氟酸、氟化物溶液不能用玻璃瓶

(5)加液封保存

①钾、钠应浸在煤油或石蜡油中,锂浸在石蜡油中,防氧化。

②白磷放在水中,防氧化。

③液态溴加水封,防挥发。

10.探究性实验题的解题思路:

(1)读题需认真,找出探究内容

答题时一定要通读全题,找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避免答题的盲目性。

(2)审题应仔细,提取有用信息

在认真通读全题的前提下,一定要仔细审题,找出题中的关键字、词、重要现象,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为顺利作答奠定基础。

(3)敢于大胆猜想,联想相关反应原理

实验探究题中的探究内容可能是教科书之外没学的内容,解答时,要善于发现材料中的问题,结合题目和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并结合猜想的理由或依据进行推断,从有用信息中提炼出规律和原理,看牵涉到已学过的哪些化学知识,再将其迁移到未知的问题在推断过程中发觉行不通时,再果断改变思路和方向,并找出原因。

这就要求学生从给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6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