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23人全部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最终17人被国内高校拟录取,2人被国外高校拟录取,升学率达82.6%,其中考上双一流、、高校占比78.95%,考研平均分分……近日,中国计量大学量新学院18工试3班陆续传来了同学们的升学好消息,班主任周杭霞老师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四年时光流转,在周杭霞的眼里,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级,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班”。
23人考研或出国留学,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复习方法。
学生董乾斌被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录取,备考期间,他在英语科目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却迟迟不见提升,直到考前一两周才有了明显的进步。“当时心里虽然着急,但绝对不能乱了节奏。”拥有一颗大心脏的董乾斌,通过播放TED等节目让自己浸润在英语环境中,不断提升语感。
张逸戈则属于“突击型选手”。复试准备时他利用十几天的时间,每天10多个小时的学习,突击专业课考点,成功上岸重庆大学,即将就读于微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学习进度都是不同的,考研时最忌讳跟别人比较。”考取复旦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李常海也感同身受,他说,他的解压方式是几乎每天去操场走走,没人时他会放声唱个几句,“压力就随着歌声一起释放了。”
“学霸”的养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拥有跨过障碍的勇气。“从初试到复试,我的心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考上天津大学仪器仪表与工程专业的王淑滢回忆起自己的考研之路,仍旧觉得惊险又刺激。初试成绩超过分数线60多分,原本以为有较大希望上线,后来才知道自己的排名在入围者中倒数,这让王淑滢措手不及,只能一边准备一志愿复试,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