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东方波士顿,为啥总有人叫它茶啊

长春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摇篮,素有“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森林城”、“雕塑城”的美誉,其科研教育实力均居国内领先水平,被誉为“东方波士顿”。然而这样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为何却常被唤为“茶啊冲”呢?这就得从华夏历史的渊源说起。

长春来自距今约年前古老的肃慎语“茶啊冲”,是古代肃慎族(现代满族的祖先)祭天时候的祈福之语。喜都这个名字存在了年,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实际上,茶啊冲这个名字的历史却早于喜都数千载,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古称。

长春始建于公元前23世纪(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有肃慎族人来前来朝见,贡弓矢,是年始建喜都),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时为肃慎南支的主要聚集地,称为喜都(形似三个七字,是一种徽号,象征古肃慎族最高主神三女神:阿布卡赫赫、巴那姆赫赫、卧多姆赫赫。读音shidobome,意为“神之祭祀”,为纪念肃慎击败外族),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这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建城历史,所以“喜”也应该是长春的简称。

公元前约19世纪初,肃慎南支的惠(秽)、漠(貊)两族逐渐迁徙在喜都融合成为惠漠(秽貊)部族(满族前身的一支),为了纪念两大部族融入肃慎王国,肃慎王遂改徽号为德惠(肃慎语dehuiseme,意为“回家的孩子”),改喜都为合龙(合隆)城,又称龙州、隆州,皆肃慎语hehetolon,意为:“女神执光明之火引导的圣城”。

书山府是长春公元年-年的称呼,当时史建于公元前年的喜州(也作锡州、喜都)城,一直是东北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朝开元时期,这里成为唐“安北都护府”的一部分,时被中原唐王朝改称为“书山府”,是唐朝发配文字狱犯人的地方,当时书山城被冤枉发配的文人很多,也使这里成为文化之城,后来是许多中原学子向往的学习之地,所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此时这里已经人口近十万的大城市城墙面积扩大了数十倍。也因为这个时期使中原文化广泛传入现在的东北亚地区,一直影响这里的民族文化发展方向。书山府成为中原文化扎根东北地区的基础,正因为当时的这座中原文字狱犯人的发配之城,才使中原的汉文化深深影响了周围的各个民族的文化至今。虽然这座古城被蒙古毁灭,但是在这年的古代文明史中,这座千年古都对于整个东北的发展一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年的现代文明史又使这座古都就在今天,也依然是东北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到了辽金时期,金朝灭掉辽国后,就将今日的农安称呼为黄龙府,而长春市对应就称为白龙府,隶属于隆州。虽然长春是府,但是人口比较少,城市规模也很小。资料记载,那时的长春白龙府,在今日长春城区附近。

不过,蒙古兵来后,长春遭遇了灭顶之灾。成吉思汗子孙建立的蒙古帝国统一东北后,开展了征服全世界的脚步。他们征服金国后,认为一个区域内不能有两条龙,如果有两条龙的话,则预示着国家不会太平。在隆州之内,却有黄龙府,又有白龙府,所以必须灭掉一条龙。因为农安黄龙府历史悠久,所以在年,蒙古铁骑毁灭了白龙府。就这样,长春白龙府变成一片废墟,此后就成为蒙古人游牧的草原,没有了城市的规模。

在元明期间,长春是一片大草原。朱元璋时期,归属辽东都司三万卫管辖。朱棣期间,属奴儿干都司亦东河卫,名为龙安站。明代中叶,属兀良哈三卫。明朝末年,属蒙古科尔沁部游牧之地。直到年,明朝设立了长春厅。从那年起,长春才正式开始建城。伪满洲国建立后,改长春为新京,并设为首都。

到了近现代,年10月19日,长春和平解放,21日,长春市改称长春特别市,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年3月11日,长春特别市改称回长春市;5月9日,长春市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隶属吉林省。截至年,长春市土地总面积.5平方千米(暂不含公主岭)。其中,市区面积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73平方千米。长春市辖南关、宽城、朝阳、二道、绿园、双阳、九台7个区(含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新区(国家级新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5个开发区);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由省直辖。

截至年末,长春市户籍总人口为.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万人,三县(市)人口.8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7.5‰,死亡率4.74‰,自然增长率2.76‰。长春市有5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2.8万。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有4个民族乡,分别为双阳区双营子回族乡、九台区胡家回族乡、九台区莽卡满族乡、榆树市延和朝鲜族乡。在科技领域,长春是科教文化名城,在光学、精密仪器、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制品、超导、汽车等方面的科研均居国内领先水平,是中国智力密集型城市之一,被誉为“东方波士顿”。

附:长春地名演变史

上古——茶啊冲(肃慎语长春的发音)

夏朝——喜都(三个七字)

商朝——合龙城

两汉——天罡城

唐朝——书山府

渤海国——隆州府

辽(契丹)——耶律德光城

金朝——隆州白龙府、宽城府(宽城子)

元明——城灭废墟

清朝——长春厅、长春府、长春县

民国——长春、宽城子

伪满洲国——新京

新中国——长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10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