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检查与监测管理办法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90401/7016332.html

一、设备完好标准

1)设备运转正常、无异音、异振高温现象

2)零不部件齐全、完好、磨损及腐蚀部超过规定标准

3)传动、润滑和冷却等主要系统正常

4)控制系统灵敏可靠

5)无超温、超压、低压、超速、超电流等现象出现

6)原材料、燃料消耗正常

7)设备卫生整洁、无积灰积尘、油污、设备润滑良好、无缺油、油温、油压、油位、油质正常、设备无松动脱焊、无变形现象,达到“四无”、“六部漏”要求。

8)设备标牌齐全、清洁、醒目、各种技术资料齐全。

二、检查组织形式及检查要点

1)保全处每月组织一次公司性设备检查活动,对设备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检查通报,设备使用单位限期整改,各生产单位设备分管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与设备检查活动,公司设备分管领导部定期参加设备检查工作并给予指导。

2)各相关专业部门部定期检查或抽查各生产单位对相关专业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是否规范,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3)各专业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应根据设备系统中设备的重要程度对设备进行分类、确定,每台设备专业检查的内容与周期。

4)各专业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部门的技术人员不定期对公司及分厂设备技术状态进行专项技术检查,必要时利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掌握设备的磨损、变形、老化、腐蚀及其它异常的程度、确定调整、修理、更新措施和方案及紧急监测具体方法,并要有检查通报及整改措施,每月不少于两次。

5)各生产单位应充分调动各级专业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岗位人员,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协调各方面技术力量,搞好设备运行状态检查工作,以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转。

6)设备使用单位实行四级点检制,通过分厂——工段——班组——巡检人员四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检查,使设备的检查工作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加强。

7)分厂级检查:

A)各二级单位设备分管领导主持,二级单位设备维修部门组织,各工段设备分管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每月组织对所属范围的设备进行一次检查。

B)当发现设备有重大异常情况时各二级单位设备负责人员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工段设备分管领导进行检查,分析异常原因,拿出处理措施并相相关专业管理部门汇报。

C)设备检查内容具体有以下几各方面:

a)检查各主机设备的现场情况和技术状态;

b)检查各工段和各岗位日常点检和巡点检记录内容是否规范、清晰,是否按要求填写;

c)检查各工段贯彻执行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情况,各项基础管理的开展;

d)对有异常情况的设备进行状态技术监测和会诊,并拿出解决问题措施。

8)工段检查:

A. 各生产单位工段分管领导每周组织各班组长和相关技术人员等对所属设备进行点检和巡检的方式进行设备检查。

B. 设备检查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a)对现场设备按照设备点检标准规定的项、内容进行检查设备,监督并复检岗位与维修班组日常点检是否落实到位,并检查班组日常点检记录是否规范、完整、清晰;

b)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对发现异常、磨损情况作好记录,确定出现部位、更换的部件及所属材料,并根据检查内容编制设备给予检修计划及申报、准备检修材料、零配件等;

c)检查设备现场卫生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

d)对设备的异常情况,必要时应采用技术状态监测仪进行监测,并将情况及时反映给单位设备分管领导;

9) 班组巡检人员检查:

A. 各级生产单位应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和生产实际情况及设备维护责任划分范围,对每台设备的点检制定明确的岗位点检标准,对设备检查部位、内容、时间、方法制定标准、处理途径等,作出明确规定。

B.班组检查内容应按岗位点检标准规定同期进行,其具体点检内容为:

a)设备运行中异音、振动、异味;

b)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位、油压、油温、冷却水温等变化情况);

c)运转件是否油移位、振动等;

d)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

e)检查设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f)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g)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h)设备跑冒滴漏及现场环境卫生等状况;

10)各生产单位应将岗位巡检标准公开,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办法,以确保各岗位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形成点检制度化和规范化。

11)各级生产单位在规定岗位进行设备点检和巡检同时,也应对维修人员的点检和巡检做相应的规定,使班组的设备检查形成岗位与维修相结合的检查方式。

12)对工艺生产设备较集中的单位,制定设备首席责任,并定期或不定期将信息反馈各职能管理部门。

13)班组设备点检时,要配备一批小型维护、维修工具、用于在设备检查中对设备进行简易维护工作。

三、设备的状态技术监测

在各级设备检查中,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设备技术性能,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以早期定量地预测设备的恶化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故障停机次数,使设备维修转变成状态预知维修。

3.1公司常用的设备状态监测办法:

a.温度监测技术:通过对运行中设备局部温度的在线或巡监测获取运行中设备部件技术状态的信息,测量方法油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b.电流检测技术:通过对运行中设备电机电流的时间曲线波动分析,获取设备或部件技术状态的测量办法。

c.振动监测技术:通过对设备振动信号的收集、测量和分析,判断是设备或部件的恶化程度,并分析设备产生某种振动频率相位的原因。监测物理量:振幅、频率、相位角等。

诊断方法:积累数据预测变化趋势、频谱分析、谐波分析等。

d.油液分析技术:通过对收集设备润滑油理化性能指标和不容性成份,形态分析、判断设备及部件的磨损程度。

e.无损监测技术:在不损伤和不破坏材料或设备结构情况下,对材料或设备结构的物理性质内部结构进行检测,判断设备结构内部缺陷及检测部位的厚度。

f.噪声检测技术:通过对设备噪声信号的采集、测量和分析、判断和识别噪声源的部位并分析故障原因。

3.2 各专业管理部门应本着经济实用原则、按实际监测和诊断项目的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监测设备。各使用单位严格按照各类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说明书正确使用和维护好状态监测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性能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13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