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
医疗设备档案记录了设备从计划、申请、购入、使用及报废的全部文件资料。一份完整的设备档案,能对设备运行状况准确地鉴定评价,对维修寻找故障工作也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设备购置前期的文字材料:包括使用科室的申请报告,医疗需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论证报告,资金来源、设备管理讨论审批意见,供货商产品介绍、报价单等。
(2)与供货商谈判记录:包括产品性能、价格、售后服务、联系通讯地址、交货期及地点、付款方式等。
(3)设备到位后的文字材料:包括订货合同,随机全部技术资料(说明书、出厂合格证、线路图,主机及附件清单;进口设备还应附商检证明和国家准批许可证及资料译文等),设备安装、调试精确度、性能等验收报告。
(4)设备启用后的文字材料:包括登记帐、卡、操作规程、三级保养、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性能动态记录;月完好记录,报废报停设备应有报废报停申请和工程技术人员鉴定意见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等。
2、加强医疗设备专管责任制的落实
一台设备使用期限的长短,性能稳定的好坏、工作效率和测试精度的高低,除了取决于设备本身质量的好坏外,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使用过程中的维保。同样一台设备,如果维保工作到位,操作正确就可以减少磨损,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反之,将加速部件老化,故障频出,过早地丧失原有工作性能或降低诊疗测试准确度。因此,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是提高设备效率的保证,具体应做到以下3点:
2.1专人专管,专人使用
要求各使用科室配备有责任心的兼职设备仪器管理员,要求熟悉设备性能、操作方法、维保规程,以便正确操作和维持,并做好使用和维护记录;在工作中发现异常及时与工程技术人员联系进行修理,或采取紧急措施关机断电、断水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2专地存放
医疗仪器设备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其它设备要求要高,因工作环境直接影响到诊疗测试的精度,如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电压、温度、湿度有特定的要求,当环境温度低于16℃以下,酶反应慢,生化值测试会出现波动,对临床病情判断会带来影响。在医疗领域内的仪器设备不仅高精度仪器设备对温度、湿度、灰尘、震动、腐蚀、电磁干扰等环境有严格要求,且一般仪器设备也应选择适当好的环境,并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安装必要的防潮、防腐、防尘、防震、防电磁干扰、保暖、降温等装置,一是对设备的健康负责,二是让病人有一个接受诊治的舒适环境。此外,对周围环境有害的诊疗仪器设备还需按规定加以防护隔离(如CT、磁共振、X光机、放疗设备、碘测试仪等)以使工作环境在满足设备性能时不对人群造成危害,更好地为防病治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