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药厂、保健品公司在居民小区、药店里设了“义诊桌”一般由一两位医生带着医疗器械“坐堂”候诊。附近的居民可以免费体检,还可以向医生咨询,以便对症下药,行动不便的老人更是欢迎这一举措,成为免费体检的主力军。但我们想提醒老年人,义诊中也不乏滥竽充数者,免费体检也可能是个陷阱。
前些日子,朋友的父亲,他就被一小区的“免费体检”骗了一回。所为的“大夫”用人体微循环测量仪、心血管测量仪等众多“高深”的仪器给他检测后,得出的结论是他“血黏稠度过高”、“血液微循环状况很差”、“严重骨质疏松”。他着实被这份检验报告吓坏了,马上就买下了“医生”推荐的几种心血管新药。然而令他气愤的是,在中秋单位组织的正规职工体检中,他除了有点轻微的骨质疏松外,没查出其他任何毛病,两千多元买药的冤枉钱让他心疼不已。
近日我也到几家药房转了转,发现不少老人围着免费体检的柜台问这问那。在一个测微循环状况的柜台前,我看到除了一位老太太被告知身体正常外,其余的人从观察屏幕上看到的都是“毛细血管扭曲、血液循环不畅、血黏稠度高”等可怕的结果。体检过后,大家都惶恐不安,一些人已开始向“医生”打听降血脂保健药品的功效了。
这些药房里进行的体检,结果可靠吗?那些“高科技”检测仪器能一下子查出病症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从事体检等行医活动的人必须具有医师资格,取得执业证书,否则就是非法行医。由于药厂和药房都不是行医机构,所以它们本身是无权进行体检的。另外,卫生部医药管理司医疗管理处曾发表声明,将义诊归为社会公益活动,明确规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打着义诊的幌子推销药物和保健品。免费体检不但可能违法,其检测数据本身就很可能有假。和血压计一样,所有的体检仪器都是需要定期调试的,否则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如果不法商家在检测仪器上做了手脚,很容易造出让普通人看不出痕迹的假报告来。
其次,在检查内容方面,免费体检的项目并不能成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免费体检中常见的人体微循环和心血管状况医院里没有的项目,因为这些检查结果跟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免费体检中被告知有问题的人不一定就真的患有心血管疾病。医院里,医生主要还是根据包括血脂和肝肾功能指标在内的“全血生化检查”结果为病人进行诊治。
看来免费体检确实有问题,可为什么有这么多老年人上当呢?为什么平时省吃俭用的老人在买“药”时却出手阔绰呢?老年人会在免费体检的骗局中栽跟头,首先跟他们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