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连接仪器装置参

考向三、连接仪器装置

跟踪训练

1.

A

向锥形瓶中注入水至没过导管A末端,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构建封闭体系",加水后,接下来从右端向瓶内吹气,观察玻璃管中是否有上升的水柱,若能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故答案为:A。

2.

D

A.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

B.给固体药品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取液后,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或腐蚀胶帽,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

D.将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中,根据火柴梗在各部分中的碳化程度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图中操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

C

A.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则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B.用该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夹紧弹簧夹,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未漏气,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C.烧瓶与外大气压连通,放手后不能形成水柱,不能检验气密性,符合题意;

D.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4.

D

小白鼠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故经数小时后,装置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U形管内液面左端上升,右端下降。

故答案为:D。

真题再现

1.

C

A、氧气验满是把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复燃,则已收满,不能伸到集气瓶中,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且应在密闭条件下,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图中装置没有密闭,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利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固液混合,并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D

A、塞橡皮塞时,试管不能竖直放在桌面上,易造成试管破裂,故选项错误;

B、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错误;

C、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胶头滴管不能倒立,“胶头”会被腐蚀,试剂瓶塞应倒放在桌面,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故选项错误;

D、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底处水平,故选项正确。故选D

3.

D

A、加热试管中的药剂时,要求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示中,试管中的液体体积明显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A错误;

B、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放入平放的容器口,再将容器慢慢竖立,直接悬空放入块状固体容易砸坏试管底部,故B错误;

C、测溶液的pH值,应使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至干燥的pH试纸上,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故C错误,

D、检查气密性时,将导管的出气端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出现气泡,松手后导管会倒吸一些液体,并于导管下端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故选D。

4.

D

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

5.

B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用手接触药品,故A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故B正确;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C错误;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D错误。故选B。

6.

B

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酒精失火,选项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的出气端浸入水中,手握试管外壁,导管口产生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选项正确;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

D、倾倒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手心朝向标签持瓶,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倒入,选项错误;故选B。

7.

B

A.稀释浓硫酸时,要在烧杯中进行,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选项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选项错误;

D.因为装置中有长颈漏斗并且未液封,装置不密闭,无法检查气密性,故选项错误。故选:B。

8.

C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故选项错误;

C、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故选项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

9.

C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氢气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不能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

10.

B

A、试管塞橡胶塞时不能抵在桌子上,易造成试管底部碎裂,故A错误;

B、采用此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时候,若导管处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

C、震荡试管时,不能上下震荡,会导致液体洒出来,故C错误;

D、测pH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不能将试纸放入试液内,以免污染试液,故D错误。故选D。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5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