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计建设、实验室改造装修SICOLAB
一、设备的管理(1)首先要建立仪器设备的管理程序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特别强调了实验室设备就具有安全、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量设备的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这就要求仪器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程序文件化,确保设备管理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2)仪器设备应有专门的设备管理人员采取统一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即常用的测量设备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统一存入仪器室,需要时借用;固定安装的或专用的设备采用分散管理的方式。集中管理的设备,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分散管理的设备,由各指定的使用操作者负责,其责任人列入《仪器设备台账》,设备管理职能、责任明确,工作到位。
(3)建立仪器设备台帐仪器设备台帐应是动态的,理清设备资源,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反映仪器设备变化情况。台账的具体内容包括:总量、分类号、名称、型号规格、量程、数量、单价、制造厂、出厂号、设备号、到达日期、存放点、保管人等。
(4)建立仪器设备档案每一台仪器设备应建立一本档案,档案可包括如下内容: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厂名称、设备号或其它的唯一识别编号;到货日期、投入使用日期、现在放置地点;到货时状态或开箱验收记录、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外文说明书应翻译成中文);所有检定证书和校准报告;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仪器的任何损坏、故障(失灵)、改型(改装)或修理的历史情况记录;以及装箱单、设计图、原理图及技术鉴定资料等与其相关的资料都应纳入档案。设备的记录应及时进行,按期归档。
(5)仪器设备的唯一性标识及状态标识用于检测和校准并对结果有影响的每一设备,应加以唯一性标识,就是对设备进行管理编号,也可按设备的类别进行编号,具体方法由实验室自行拟定。对于实验室控制下的需检定和校准的所有设备,均应表明其状态,目前实验室最普遍采用的是“合格”、“准用”、“停用”等标识来表明其校准状态,并表明校准日期和有效日期及校准单位等信息。
(6)制订检测/校准计划并得以有效实施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和程序。该计划应当包含一个对测量标准、用作测量标准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及用于检测和校准的测量与检测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校准、核查、控制和维护的系统。实验室为开展检定/校准工作而制订的“周期检定计划表”、“期间核查计划表”都是检定/校准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验室将根据计划开展一些相关的工作,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对校准周期进行调整等等,为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未经检定或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
(7)制定相关的作业指导书实验室应编制相应的设备作业指导书,例如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并为设备的操作使用人员方便取用,在操作维护规程中可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要求以及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制定,例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养,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确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