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我是从四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在报名之前,自己的目标一直都是北京,后来因为帝都的分太高是大旱区就临阵退缩了,自己能力不太够,相比于大旱区我更喜欢轻松一点的地方,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考研是分水旱区的水区,就像辽宁啊甘肃啊,这种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考的人少批卷会松一点吸引更多的人才,北京这种地方经济发展这么快,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考研确定未来的工作城市分就特别严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水旱区。由于自己一直都是想考北京的,换学校的时候也不想太偏僻,福州大学相比来说能稍微轻松一点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学校,做这个决定挺草率不过我也是在找了很多资料之后才确定更换目标的,最后能上岸也是对自己做决定的一种肯定。
专业介绍:我报考的专业是物理化学,物理化学这个专业有几个研究方向,每年的助学金是块钱,分为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就是你如果考上了好好学习,每年学费还是小问题。随着最近几年报考人数的激增,录取人数反而有下降的趋势,由最开始的80多人转变为70多人。不过也正是因为去年报考人数特别多学校又缩招了今年直接报名人数就变少了,其实考研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学校一直都是非常火爆的。
考研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参考书:《物理化学(上册)》(第五版)《物理化学(下册)》(第五版)《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孙德坤《分析化学》(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仪器分析》方惠群编著《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
复习阶段:最开始是准备阶段,可以提前8到9个月去选择学校定你想考的专业,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复习英语了。考研英语的国家线每年不会波动太大,物理化学的画线也会比经济和文科类低一点。我在刚开始着手准备学校之前就开始背单词了,我不提倡死记硬背,我是买了一本《恋练有词》应该还有一本书叫词汇的逻辑,但是那本我没有买。一本词汇书已经足够了,书里面有30个单元可以配合着听讲解或者直接自己看,我是觉得听课太费时间,就直接自己开始每天一个单元的这么背。最开始背的还挺顺利的,到15天左右就觉得之前一个礼拜背的东西已经全忘了。后来我就改变了学习方法,每天先背一个单元然后晚上用1到2个小时去复习一下前一天背的那个单元的单词。其实这个挺费时间的,不过因为我们有两门专业课,复习时间能相对宽松一点,我放在英语上面的时间是挺多的。单词是基础,背好单词之后就可以去学语法,听语法课看语法书的基础都是你认识这个单词,你能翻译出来这个句子的意思。在之后大约在10.1左右就可以开始做真题,如果觉得这个时间比较匆忙,提前2到3个月开始也行。我刚开始是先把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全都标记出来,用有颜色的笔画上,但是不直接翻译每做完一套英语卷纸,在精读和分析文章的时候再去查单词的意思,把他们翻译出来,每天晚上都要把真题的单词背下来。久而久之,就会对真题上面的东西印象深刻。
政治我是做题为主,买了一本《题》,政治不用花太多时间。我当时对自己政治的要求是需要过65,所以复习的时候直接做了练习册的选择题,刷了三遍。我觉得选择题对80%左右上70就可以,我的目标分数是65分以上,那应该是稳准狠。大题直接是选择背了肖四后面的四套卷纸,四套卷纸后面的答案一般就是今年考研政治的标准答案,所以大家的成绩都差不多,不用为大题担心。
.专业课每年都有考试大纲,一定在考试之前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