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文,看到一篇「关于屯购泻药」的文章中,有留言说:反正都成东亚病夫了,如何如何……
初看时觉得甚是刺眼,细想过后不由一怔:为何用这个令人心痛的词,来自我调侃?这个已经快要被非中文世界遗忘的词,怎地突然蹦出来扎心?
此处并非上纲上线,只是觉着:有些不经意但格外引起注意的话,应该引起思考!
1
乍看,好似自嘲。就像那句「XX,就是一个只允许自己骂,却容不得其他人说一句难听话的地方」。
再看,感觉不适。拿「东亚病夫」来自嘲,需要多大的勇气?
在年初,就有好事者拿此来说事:
2月3日,《华尔街日报》发布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ChinaIsthRalSickManofAsia)的文章,借疫情与我国屈辱的近代史,进行种族主义色彩的攻击,唱衰中国经济,引发国内外网友的强烈反对。
但实际上,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一幕,并不是「东亚病夫」的原始由来。
年,英国的《伦敦学校岁报》对战败于甲午的中国如此论断:
“东方之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当时在华有很大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很快转载了相关评论;维新派主办的《时务报》转译其报道,又把中国、土耳其、波斯、摩洛哥四个国家称为“天下四病人”。
(然而今日之摩洛哥,竟有底气成为全球第一个,拒绝中国人入境的国家)
彼时,还一度用「东亚病夫」泛指西方列强冲击之下,衰朽的东方诸国。一战之后,土耳其帝国灭亡,从此「东亚病夫」这个词就专指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国人对体育事业之热忱,也与急于一雪前耻有关。因此,以许海峰为代表的中国体育健儿,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零的突破”,才有了跨时代的意义。
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平均寿命、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体育健儿的表现,终于使得国人卸掉了这顶耻辱的帽子。
2
那现在,为什么嘲讽自己为「东亚病夫」?因为多数人都阳了病了,因此叫「病夫」?
但从不妄自菲薄者又突然这样想,这算不算一种自我安慰?
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强势崛起,我们一败涂地!
崛起之路,所有人都见证了,各类官媒都在争先报道,歌颂这美好时代。奋进崛起乃大势,但其中也夹杂着很多阻力和不同的声音。
比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在受访时发表涉华负面言论,宣称中美“正处于一场太空竞赛”,“不要让他们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抵达月球上的某个地方”。
另外,国外对我们的入境政策,将我们视为带病毒者,并陆续表态,这算是阻力吗?
12月27日
日本:加强从中国入境旅客防疫措施
12月29日
美国:将对中国旅客实行入境限制措施
意大利:对中国旅客强制实行新冠快检
12月31日
英国:1月5日起,中国旅客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1月1日
摩洛哥:1月3日起所有来自中国的旅客不得入境,不论国籍
法国:1月1日起开始对自中国入境旅客实行检疫新规
1月2日
韩国:自中国内地入韩人员1月2日起须接受落地检
卡塔尔:自中国入境旅客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于是,1月3日我们对此种种发表了锐评:《某些嚷嚷着要中国“放开”的国家,现在却限制起中国人来了》
他们很明显是在针对我们,一边因病毒而看不起,一边又怕我们崛起!以西方某国为代表的各国,在意识形态上毫不含糊,欧美人这一问题上,犹如蛇鼠一窝,究竟何时才能抱头鼠窜?
然而在锐评之下,有很多人的回应,甚至有种「东亚病夫」的自嘲的意味。
比如,
这不很正常吗?这也未免太狭隘了吧?站在他国角度看看,结论也是不同的;不觉得很丢人吗?等于是人家给你挖了一个坑,你跳了,人家大笑。你怪人家欺负你,人家笑你智商低;没放开的时候要求外国的配合中国的防疫政策,现在外国出政策你却在这里嚷嚷?双标到底是谁?放开之前没想到吗?如果没想到,就证明我们自己脑子不好使,如果想到了,那就把它们当个屁放了!就这么简单。
3
除了网友们的自我质疑,还有人们敬佩的学者,针对其他领域发出了自我鞭策:
郑强教授说:
凡是守着风景吃饭的,基本上教育都是落后的。有多少去西湖上划船了呢?为什么贪这一口,这种现象太常见了,我们的文化公园逐渐变成了游乐园……
我们从来没有教孩子独立的能力,还觉得挺光荣,那些父母以为让孩子舒服了,但结果呢?国外的孩子去哪里了?博物馆、纪念馆里全是孩子……
看风景的民族是贪婪的,只有欣赏文化的民族,才有未来!
这话不中听甚至偏激,但忠言逆耳。
柳冠中教授说:
我们必须清醒,中国真正的强大不是在亚马逊网站上,不是在网红打卡上,而应该在美国、德国的实验室里!
开发实验室里面所有的仪器,不是日本就是德国,要不瑞士要不美国,医院里用的CT机,没有一个是中国的,仪器仪表95%以上是引进的,如果限制进口,我们怎么衡量自己的高科技?我们不得不警惕!
听完他们所言,只能收起于事无补的愤怒!
因为留言中所敢讲出的病夫,其实早已摆脱,只是对全民皆「病」时无力感、无助感的表达。
「东亚病夫」这个词代表着一段屈辱史,我们不允许外国人使用,国人更需慎用、甚至弃用。但当有人揭开伤疤提及时,更重要的不是制止不当,而是反思进取,以硬实力迎头痛击!
无力的愤怒,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