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邦仪器医疗器械领域少有的优质白马

来源:雪球

本周我们来再看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这家公司很有可能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一匹大白马,标的就是做监控、诊断和超声影像的理邦仪器。

记得4月19日分析过一家医疗器械的公司叫鱼跃医疗,当时的价格记得就是40元附近,跟今天的价格一样。我说鱼跃医疗当时的估值并没有被低估,如果下跌20%左右可以买一部分。

直到前几天业绩预增公告出来,我看了下基本上也是合理偏低一点点,从4月份到现在基本上没涨,看来市场资金也是比较认可这个估值逻辑。

但话说回来,估值合理并不代表一定不涨,只是在我个人来看没有太大的空间了。别说估值合理的,就是高估的也有可能大涨,而且当前市场中比比皆是,但那超过了我的能力圈,看不懂的不做就是了。

但今天要说的这家公司,我认为是非常有潜力和空间的,赛道的事情我们就不说了,以前说过了,医疗行业短期内看不到天花板,这个短期可不是几年,而是以10年为周期的。

为什么说理邦仪器这家公司非常优质且被低估呢?我们先从公司的业务开始看:

01概况

理邦仪器主要从事医疗电子设备和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病人监护、心电诊断、超声影像、妇幼健康、体外诊断、智慧健康等六大类。

按照年年报中披露的,理邦仪器在生理信号检测、医用换能器、主控平台、血气电解质、微流控、磁敏免疫、便携彩超等方面掌握多项核心技术。产品覆盖了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渠道。

理邦仪器在医疗诊断设备领域还是比较强的,譬如病人监护系列、妇幼健康系列、心电诊断系列等传统产品线在国内公司中处于第一梯队。

而超声影像系列产品和体外诊断系列产品均有豪华团队操刀研发,尤其是超声影像系列产品,由美国硅谷研发团队和公司团队共同研发。除了产品性价比很高外,在图像清晰度、实现速度和可靠性上都大幅领先于同行。

具体产品细节我就不赘述了,粘贴复制也没啥意思,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年报,那里面介绍的比较清楚。我们重点来看下7月7号那天机构的调研情况。

有几个核心点需要拎出来看下:

其一,董事长说与抗疫直接相关的产品Q1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国内,Q2的需求主要来源于海外,而且海外有长尾效应(疫情什么时候控制住不确定);

其二,Q3业绩环比Q2会有所回落,但是同比年Q3会有很好的增长,这个很好的增长可谓意味深长,董事长在电话会议中详细论证了增长的依据;

其三,与疫情不直接相关的产品中,新一代胎监F15产品已经拿到中国NMPA注册证书,预计将在Q3开始销售,并且说该产品将最大范围降低传统胎监在临床上的误诊率,可有效解决临床用户的痛点问题,属于胎监产品上的革命性突破;

且妇幼产品上半年在国内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海外市场基本与去年持平,并没有受到疫情大的影响;

其四,新推出心电产品“智”ECG,新推出超声产品LX3推车式彩超,中国NMPA注册预计在Q3完成,届时公司的彩超产品线将全面开花;

其五,IDV产品线中特定蛋白免疫分析仪在第二季度就已经开始出货,医院的入驻;POCT设备上半年完成了翻倍增长,计划Q3加大推广力度;

其六,在海外疫情爆发后,公司又在12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引入了8条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线,高峰产线数量达20余条,且运行情况良好,可完全可满足现有订单需求;

从这些调研报告的核心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业绩爆发在即,新产品即将全面投放市场。是不是真的如此,我们还得从数据上去验证。

02收入

我们首先来看理邦仪器连续5年的营业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连续5年理邦医疗营收都保持高速增长,5年增长均值为19.97%,最低年度也达到了14.40%,也就是年年度,该年度营收总额为11.36亿。

从趋势上来看,似乎增速在逐年递减,如果按照这个增速发展下去,理邦仪器在年不一定有投资价值,所以情况一定有所变化,奥秘就在最新的季度数据。

(主营业务收入--季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趋势,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从季度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几点:

首先,连续4个完整年度和年Q1单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从来没有下降过,每个季度同比都保持正增长,非常难得。

其次,营收没有大的周期性波动,全年各季度比较均衡,每年Q1营收要略低于其他季度,但不明显。

再次,年Q1主营业务收入开始加速增长,我们看历史4年Q1同比增长的均值是24.74%,而年Q1营收同比年Q1增长33.33%,是最近4年Q1同期增长的最高值。

我们再来看一下理邦仪器主营业务构成:

(主营业务构成--产品,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主营业务构成--地域,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从产品构成上来看,理邦仪器主营产品比较均衡,营收占比从大到小分别为:监护产品、妇幼保健产品、心电产品、体外诊断、数字超声。

从趋势上来看体外诊断产品比重在逐年递增,零配件销售到了年基本降为0,其他产品如心电产品,数字超声诊断产品年比往年略有增长,但变化不明显。

产品地域分布比较稳定,境内境外大约4-6开,5年中境内产品占比有缓慢提升的倾向,但这个速度很缓慢,幅度也很小,暂时还不能定义成趋势。

我们再看各主营产品毛利率情况:

(毛利率,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毛利率--季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我们按营收占比从大到小看一下:

第一,多参数监护产品毛利率连续5年比较稳定,均值是51.36%,年该产品线的毛利率为52.29%,略高于均值。

第二,妇幼保健产品毛利率连续5年的均值为60.60%,年的毛利率为62.90%,高于均值2个百分点。

第三,心电产品连续5年毛利率均值为57.09%,年毛利率62.46%,高于均值5个百分点,且该产品线的毛利率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

第四,体外诊断连续5年毛利率均值为45.59%,年毛利率为48.14%,高于均值,与最近3年毛利率基本保持持平。

第五,数字超声产品连续5年毛利率均值为55.37%,年毛利率为53.98%,低于均值,最近两年有下降的趋势。

而从整体毛利率来看的话,理邦仪器各季度毛利率在53%~57%之间波动,从~年基本都在这个区间,而年Q1毛利率达到了58.19%,明显高于历史同期数据,也高于历史其余所有季度。

这说明理邦仪器盈利能力在增强,成本在下降。关于成本费用我们后面会说到,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理邦仪器的利润情况。

03利润

先来看下历史5年的利润情况:

(归母净利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扣非净利润占比,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从历史5年的利润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理邦仪器净利润,尤其是相对于营业收入来讲,不是一般的差……尤其是年,年,年,年,也包括最新披露的年的数据都不好。

我们来看下不好的原因,首先年扣非净利润为亏损,也就是说年产生的1亿的净利润不是来源于主营业务,而是偶然所得,这种非经常性收益不可持续。

而到了年,扣非净利润终于变正了,但全年净利润只有万+,对于当时总股本接近6个亿的理邦仪器来说少得可怜。年、年虽然净利润在逐渐走高,但是扣非净利润占比都在50%以内,利润的质量很低。

即使到了年,实现1.3亿的净利润,但扣非净利润占比也才86.81%,而且全年eps只有0.23,盈利能力还是很差。

如果仅看年度利润的数据,理邦仪器似乎并不值得投资,我们来看最新的季度数据,是否有所改观:

(归母净利润--季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归母净利润--季节性趋势,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扣非净利润占比,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从季度数据上,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年q1的归母净利润相较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年q1归母净利润达到了万,同比增速为.20%,而且这个净利润大幅高于近5年q1同期。

有些遗憾的是年q1的扣非净利润的占比依然也只有83.42%,不过相比历史5年q1同期却好太多了。除去亏损时期,近4年扣非净利润占比q1均值为57.63%。

从季节性趋势上来看,一年当中前三个季度比较均衡,第四个季度利润显著下滑,但从年开始,这个趋势有所改观。

如果按照收入的季节性趋势来看的话,q4净利润就算不能高于前三个季度,也至少会保持持平。我认为年应该能看到这个结果。

看完收入和利润的数据后,我们接着来看成本和费用数据,看看毛利率和净利率是如何受其影响的的。

04成本费用

我们首先来看下成本相关的数据:

(主营业务成本,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主营业务成本增长,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主营业务成本占比,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从年度数据上来看,主营业务成本在营收中的占比在逐渐下降,尤其是年,主营业务成本占比下降到了44.07%,为近5年来的最低值,这也是毛利率得以提升的根本原因。

我们再下钻到季度数据上来看,主营业务成本占比在年q1更是下降到了41.81%,低于最近两年q1同期水平,使得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主营业务同比增长上,除去年q3外,基本都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比较健康合理。

我们再来看下期间费用的情况:

(费用占比,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费用增长,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从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中我们可以看到,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高的有些可怕,两者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维持在25%左右,两项费用加起来就占了营业收入的50%,确实是太高了。

对于理邦仪器费用可以这么说,它的销售额都是拿钱堆起来的,营收是建立在大幅度的推广营销上面。这不是某一年或某几个季度的单独行为,而是连续几年年年如此。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理邦仪器所在的市场竞争该有多激烈,当然还不能用惨烈来形容,至少毛利率还是继续保持增长,竞争并没有采用降价的手段。但这足以说明理邦仪器的产品在市场上并不那么吃香。

如果是新品推广期,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年年如此,不得不让人有所担忧和警觉。这样高的期间费用,增幅只要稍微增长一点点,利润就没了,这也是理邦仪器近5年营收表现很好,利润却很差的原因。

我们看一下季度数据,看是否有所好转:

(费用占比--季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费用增长--季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研发费用占比--季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销售费用占比--季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管理费用占比--季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财务费用占比--季度,数据来源于理邦医疗历年年度报告)

从季度数据中我们看到,各项费用在年q1都有所下降,这是向好的表现。尤其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都降到了20%以内。都低于年、年q1同期值。

费用增长情况也趋于合理,年q1基本都大幅低于营收的增速,整体费用的管控都有所起色。但关于期间费用这块,尤其是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我们要持续的重点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9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