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用的汉语拼音,已经有六百年历史,

北京那家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汉语拼音是个用拉丁字母给汉语发音作标注的系统,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它被广泛用于基础教育,也是国际通用的汉语罗马化标准。不过,你或许不知道,汉语拼音的历史能追溯到年前的明朝呢。那时有西方来的传教士,他们为了学汉语、传播汉语,就开始试着用拉丁字母记录汉字读音了。这些传教士不但对中西文化交流贡献很大,还为后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打下了基础。

在明朝的时候,西方传教士要进入中国,主要是走葡萄牙在澳门的殖民地这条路。葡萄牙人在澳门有一定的自治权力,能跟中国内地做贸易,也能进行文化方面的交流。有一些天主教耶稣会的教士就借着这个机会到中国内地去了,他们想传播基督教,还想学习中国的文化和语言。这些人里最早的,也是最出名的一个是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Ricci)。

年利玛窦到了澳门,在中国的传教生涯就这么开始了。他拉丁文、希腊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这些欧洲语言都很精通,当时中国官方用的南京官话和广东方言他也学了。他读了好多中文书,对中国历史、哲学、科学这些领域了解得很深入。他穿着汉服,说自己是“西儒”,和不少中国士大夫关系处得挺友好。他还带来不少西方的科技和艺术品,像世界地图、天文仪器、油画、钟表之类的,让中国人又好奇又赞赏。

利玛窦想更好地学习、传播汉语,就试着用拉丁字母拼汉字读音。他依照广东方言发音编了一套新的注音方案,还写了本汉语拼音书叫《大西字母》。这书是中国首个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也是第一本中西双语对照的词典。利玛窦在书里介绍了28个声母、53个韵母和4个声调,拿例句讲了每个字母、音节的发音方法。这套方案虽不完善,但已能比较准确地体现汉语的音韵特点。

利玛窦还用这套拼音方案翻译了一些基督教经典和西方科学著作,然后把它们印刷出版。就像他跟徐光启一起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还拿拉丁字母把每个几何术语的读音都标出来了。他也和其他传教士合作写了《天主实录》《天主问答》《圣经摘要》这些书,用拉丁字母给每个生字、生词标了读音。这些书一方面向中国人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和西方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对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利玛窦去世后,其他传教士把他的拼音方案接着用,还进行了改进。就像法国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Trigault),年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是本汉语语法书,也是第一部用西文系统介绍汉语语音、文字、词法、句法的著作。金尼阁在书里用拉丁字母拼汉字读音,还标上了声调。他把利玛窦的拼音方案用在翻译《圣经》和其他基督教文献上,并且把这些翻译后的文献印刷发行。金尼阁的拼音方案叫“金氏拼音”,当时好多地图和文献都用这个来标汉字读音。

除了利玛窦和金尼阁之外,还有不少传教士参与到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与改进工作里。就像意大利的传教士罗明坚(MicheleRuggieri),他在年的时候就着手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了,还编写了第一部《葡汉辞典》呢。这个方案里有28个声母、53个韵母,后来被叫做“罗氏拼音”。法国传教士白晋(JoachimBouvet)在年出了本《中国语言学》,这书把汉语的声韵学和文字学讲得很详细,书里用拉丁字母来表示汉字的声母、韵母、声调和声旁,这个方案就被称作“白氏拼音”。

年的时候,德国传教士汤若望(JohannAdamSchallvonBell)出了本《中国语言简明教程》。这书是介绍汉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的,书里用拉丁字母标汉字发音,还加上数字表示声调,这个方案就叫“汤氏拼音”。另外还有不少传教士呢,像法国的雷孝思(JosephHenriMariedePrémare)、意大利的南怀仁(ProsperoIntorcetta)、德国的沃尔夫(ChristianMentzel)这些人,他们也都搞出了自己的拼音方案,用来翻译和编写各种中西文化交流的书籍。

明朝时候的西方传教士啊,那可是汉语拼音方案的先驱跟创始人呢。他们想学习和传播汉语,就开始试着用拉丁字母来标记汉字的读音。这些传教士不但在中西文化交流里起了重要作用,还为后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打下了根基。他们每个人的拼音方案虽说都不一样,但都体现了当时汉语的发展变化还有特点,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做参考。他们就相当于咱们日常所用汉语拼音的发明者和推动者,值得咱们敬重和纪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77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