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系列综述丨长治经济建设,百舸争流千

开栏的话

喜迎党代会,奋进新征程。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长治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时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即将胜利召开。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将审议通过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长治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这次大会站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全市万太行儿女的殷切期望,意义十分重大。回眸今昔巨变,凝聚奋进力量。从今日起开设《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喜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专栏,从经济建设、民生福祉、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小康圆梦、文化建设、党建引领等方面,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市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和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鼓舞斗志,为奋力谱写长治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经济建设:百舸争流千帆竞

太行山上,国家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湛蓝的光伏板熠熠生辉,输出清洁电能,点亮万家灯火。太行山下,5G+智能煤矿内智能化机掘系统运行安全、高效,让“乌金”源源不断输送到四面八方。奋楫扬帆,山西中科潞安半导体科技研究院深紫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千亿级紫外光电产业集群触手可及,新产业图景振奋人心。潮平岸阔,海德利森高新区氢能装备研发、生产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申能集团落地潞宝工业园区万吨制氢基地(加氢母站、综合能源站)加速建设,氢能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快速构建,拉动转型发展再次“大提速”。……一张张拼图,绘就了全市转型发展的精彩画卷,展现了五年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波澜壮阔、砥砺图强。在这不平凡的五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战略,经济稳步提升,转型态势强劲。“十三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1亿元增加到年的.6亿元,年均增长6%,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二。这是一抹拨云见日、振奋人心的亮色——“十三五”期间,我市转型发展迈向新高度,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4.9:51.1:44.0调整到年的3.6:52.5:43.9。持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0%;大力培育新兴产业,LED、光伏、生物医药产值分别占到全省的95%、53%、50%,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31.1%、5.6%。这是一场“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探索——“十三五”期间,全市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三制”改革全面完成,“三化”改革纵深推进,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大力实施“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实现了一般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十三五”末,全市工业总产值达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53.7%,工业增加值达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64.1%,特别在年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21.1%,继续呈现高速增长势头。这是一种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诠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先后成立中科潞安半导体研究院、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98个研发机构,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9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53家增加到家,先后突破了中科潞安大功率量产化深紫外LED芯片、潞安煤化工煤基合成领域等一大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出锦纶纤维、汝铁硼、铝镁合金等一系列高端产品、拳头产品,煤基油系列产品、碳酸二甲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生产技术领先全国。各类“双创”载体达到62家,带动就业3万人,“双创”基地建设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五年巨变,长治大地正勃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长治人民正展现出无穷力量与豪情。

转型发展,积厚成势

时不我待,机不可失。自年4月,被列为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来,我市紧抓重大机遇,不断推动产业基础更新、产业链条延伸,在抢抓大项目、崛起大产业的躬耕实践中,精准破题、创新有为。——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成效明显,先后四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今年3月,踏着明媚春光,国家有关部委、全国20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相关负责同志齐聚我市,在第四届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政策培训暨现场经验交流活动上,共话发展、共谋未来。在这场盛会中,我市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长治经验”。——目前,我市已被认定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改委等3部委重点支持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新的征程还将继续!成绩的背后,是一股坚定不移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带动我市转型升级不断跃向更高层级。产业门类由“多”到“强”——半导体光电产业产值占到山西省的95%,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前三,已成为山西省LED的主产地;光伏行业产值占到全省的53%,光伏玻璃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的14%以上;医药行业生物医药制品占全省50%以上;煤化工产业产值超过电力产业,成为全市又一大支柱产业。生产过程由“制造”到“智造”——龙芯信创产业园以龙芯CPU为核心,引入联想开天、神州数码等10家企业,形成多维度信创产业链。5G电子智造基地内已入驻企业17家,年产值预计可达15亿元,为打造电子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注入强力。产业链条由“短”变“长”——潞安化工集团形成煤-煤制油-煤基化合物的产业链条;潞宝集团以三条循环产业链,成为全国焦化行业链条最长、产品最多、集聚度最高的煤化工产业链。产业布局由“散”到“聚”——长治高新区依托潞安太阳能、中科潞安深紫外光电等推进先进光伏制造、半导体光电等集聚发展;长治经开区依托淮海、高科华烨等推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生态环境由“黑”变“绿”——潞宝兴海新材料锦纶短纤维项目实现“炭中抽丝”,实现从现代煤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升级的历史性跨越,填补世界空白;瑞赛格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废钢回收、加工和销售基地,泓晨万聚瓷化粉煤灰系列产品将填补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一批批重大项目实现签约,一个个重点工程火热建设,一座座特色厂房拔地而起,“十四五”开局之年,长治大地,万象更新。

创新生态,风生水起

初秋时节,瓜果飘香,谷子沉穗,凉爽的秋风送来了又一个丰收季节。8月31日,走进山西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一层车间,干净整洁的生产流水线上,技术工人正在专注作业。“这个车间生产的是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连接器,每天产量超2万件,全部出口销售。”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人资行政部负责人黄锦鹏介绍。然而回望年,由于制造工艺及工人技术的整体欠缺,当时的立讯精密只能生产半成品,再到下游企业进行成品加工。为了突破这一瓶颈,立讯精密开始实施自动化精密模组改造项目,自主研发自动机器手臂。黄锦鹏说:“自动机器手臂正式上岗后,不仅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而且还能完成整个产品组件的制造。”“现在,我们是连接器接口的全球标准制定者之一。”黄锦鹏说,得益于长治优质的创新生态,立讯精密才能在精密制造上迈出更大步伐。平台创新“一子落”,产业发展“满盘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松绑力度进一步加大,五年来,我市坚持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相继出台创新生态建设30条等多项政策措施,有效推动科研领域“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在工作推进、服务协调、目标管理、评价考核方面逐步建立健全机制,在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推进成果转化、优化分配机制等方面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为产业转型升级蓄能赋势。年至年期间,共组织推荐个工业项目争取省级技改资金约10亿元,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企业技术中心达到户,其中国家级2户、省级36户、市级90户,创新平台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从落地到投产,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臻准生物科技项目就在长治经开区“落地开花”。“经开区还有相关部门、单位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在场地设施、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了企业很大支持,让整个项目落地过程十分省心,我们才得以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生产运营上。”臻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郭枫感慨道。臻准公司作为国内芯片式数字PCR的领先企业,已掌握该类产品的全部核心技术,并高效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高通量、多通道数字PCR系统。目前,项目已经进入了试生产阶段,预计一年左右实现生物试剂、生物芯片和检测仪器的规模化量产。短短2个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办理过程背后,是我市上下充满激情、富于创造、敢于担当,抓园区、上项目、优环境,“第一服务员”们齐心协力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的缩影。培植肥沃土壤——将23个部门的项行政审批及关联事项划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集中办理,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大力推行减事项、减流程、减要件、减时限、减证明“五减”行动;市县两级项行政管理事项向各开发区赋权到位,初步实现“办事不出区”。引来充沛雨露——进一步提高网办深度,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办”率已达96.96%;聚焦“一件事一次办”,目前市级上线“一件事”条,12个县区共上线条。精心养护管理——突出“人才+项目”导向,成立太行高层次人才发展工作联盟,打造全省首家人才社区;深入开展入企服务,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建设项目早日投产……以刀刃向内的精神,持续创优营商环境,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为转型发展蹚新路注入强劲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帆,长治这艘发展巨轮正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来源丨长治日报

文字丨王轶李雨桐

编辑丨秦天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69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