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导师微沙龙林金明ldquo微

年4月1日傍晚,探微书院导师微沙龙春季学期第三十七讲开讲了。本次微沙龙,由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导师主讲,以“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仪器研发的过程共享”为主题,林金明导师向同学们分享了分析化学中所运用到的物理与化学知识,以及他在研发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分析系统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

林金明首先以分析化学仪器中的光学知识应用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分析仪器的发展与物理学参数的紧密联系,说明了研发分析仪器中研究物理原理的重要性。林金明指出,在分析仪器的发展历史中,过去很少有我国科学家的提出的新原理或者新方法,这就使得我国在过去很少在分析仪器方面有重大的飞跃和进展。但近年来,我国科学家逐渐在分析仪器方面提出了独特的理论与见解,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方法。林金明借此激励同学们,作为清华学子,应该保持着自己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去,并能够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在分析化学仪器方面做出更多的创新。

既然分析仪器中参见的物理规律已经大量被揭示与应用,要想再在这个方面有所创新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于是,林金明通过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流体现象的观察,思考着能否将流体的知识,如层流、涡流、科恩达效应与伯努利效应等,应用到仪器研发中去。之前,国内外从未有人将流体与分析化学仪器结合,并且自从培养皿的发明以来,没有人曾在脱离培养皿的情况下完成了单个细胞研究,因此,林金明就开始了对于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分析系统的研究。事实证明,这一研究为分析化学与细胞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还展示了如何融会贯通,在科研中有所创新。

林金明将科研成果申请专利,随后转让给了企业进行装置的研发与技术的推广,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化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细胞分析装置。林金明表示,这一技术是对传统培养皿培养细胞技术的超越,有望在新药开发、细胞代谢、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分析化学仪器教学等等领域做出卓越的贡献。

在本次微沙龙的最后,林金明强调在实验室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将一个个创新的想法变成现实,对于人才培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林金明说:“大家作为清华的学子,应该充分发挥自己聪明的头脑与才华,在科学研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各领域中成为一方人才。”

撰稿

王桂珈

摄影

王桂珈

编辑

倪骏伟

审核

林金明罗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