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蒸汽时代,航海仪器成为海上探险法宝

                            

自18世纪末,瓦特对传统蒸汽机进行改良,大大提高蒸汽机的效率后,科学家们开始将蒸汽机作为船舶动力装置。从此,船舶不再依赖帆,不再以风作为动力。在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助力下,大洋航行变得愈发便捷、频繁,渐渐地人们迎来了海上蒸汽时代,航海仪器也逐渐成为航海家海上探险的法宝......

海上蒸汽时代西方航海仪器展

7月11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与太仓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海上蒸汽时代西方航海仪器展”在太仓市博物馆二号临展厅正式亮相。

此次展览分为“计划”“观测”“航行”“信号”“潜水”五个部分,集中展示西方19世纪至20世纪初余件航海仪器,展品主要出自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

展区简介

“计划”展区展示了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航行计划,在海图上设计与绘制安全、合理的计划航线,并始终保持船舶安全航行于计划航线上。这里展示了海图及海图绘画工具等等。

“观测”展区展示了航行在海上的人观测海洋与气象,尽最大的努力认识海洋、气象、海况才能使航行更顺利和安全。

在海上,为完成船舶海上的航行任务,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驾驶员应根据对应的海图,掌握船舶所处的位置(坐标)、行驶的方向(航向)、已航行的距离和距目的地的距离(航程),以及预计抵达目的地的时间(航时)等。为此,人们不断发明和改进相应的工具和装置,以保障航行的安全。“航行”展区展示了这些仪器,如六分仪、天文钟、怀表,及驾驶船舶的车种、罗经和舵轮等等。

“信号”展区展示了在海上航行的船舶如何安全航行,避免碰撞事故,展示了灯光、声号、信号旗等展品。

精美展品

望远镜

利用凸透镜放大原理制成的可调节目镜,分单筒和双筒。船员通过望远镜可以寻找与观察不同的天体目标、观测海面情况及陆标,及时了解船舶的行进及影响航行的因素。

八分仪

随着航海技术不断更新,维度的测量有了新的进展。年,英国人哈德利和美国费城人戈弗雷各自发明了一种新的航海仪器-八分仪。其中,八分指的是观测范围占圆周的八分之一,最大优点是船的运动不影响观测的结果。

气压计

通过测量特定环境中的气压,预测天气的短期变化。常见的棍型气压计,其中的水银高度是由大气压支撑的,大气压有多大,水银柱的液面就会有多高,通常情况下,低压预示着可能出现阴雨、大风和低能见度天气。

船钟

船上的时钟俗称“船钟”,由于对指示精度要求极高,所以必须具有防磁防震的功能。航海家以经纬度来判断船舶在海上的定位,但是经度无法像纬度那样通过观测天体高度来测量。因此,航海家只能通过航行速度来判断航行距离,从而算出船舶的定位,这就需要对航海时间有准确的记录。

明轮

明轮,又称船舶的推进工具。工作原理上,利用明轮转动从而带动叶片拨水推进船舶前进。种类上,明轮在船舷两边的俗称“腰明轮”,在船尾部的称之为“尾明轮”。与桨、橹等推进工具相比,明轮在规模和机械能量的利用上都前进了一步。

车钟

传令钟俗称车钟,船舶驾驶员通过操作车钟与机舱内的轮机员联系,改变船舶航行时的快、慢、进、退、停等状态。

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

中国航海博物馆

太仓市博物馆

展览时间

年7月11日-9月20日

展出地点

太仓博物馆一楼二号临展厅

来源

陈列展示部

供稿

王宁宁

原标题:《“海上蒸汽时代西方航海仪器展”登陆太仓市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5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