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图纸→进行现场踏勘→施工场地整理→制定测设方案→准备仪器和工具。
二、建筑物的定位测量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简称角桩)测设在地面上,作为基础放样和细部放样的依据。
1、根据与原有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定位
2、根据规划建筑红线进行建筑物定位
建筑红线又称规划红线:是经规划部门审批并由国土管理部门在现场直接放样出来的建筑用地边界点的连线。
测设时,可根据设计建筑物与建筑红线的位置关系,利用建筑用地边界点测设。
3、根据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定位
在布设有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的建筑场地,可根据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点和建筑物各角点的设计坐标,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建筑物的位置。
4、根据控制点坐标定位
在建筑场地附近,如果有已知的测量控制点可以利用,应根据控制点坐标及建筑物定位点的设计坐标,采用确定地面点的方法(一种或几种),将建筑物测设到地面上。
三、建筑物的放线
1、在外墙轴线周边上测设中心桩位置
建筑物的放线,是指根据已定位的外墙轴线交点桩(角桩),详细测设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桩(或称中心桩)。
2、恢复轴线位置的方法
由于基槽开挖后,定位桩和中心桩将被挖掉,为了在施工中恢复各轴线的位置,应把各轴线延长到槽外安全地点,并做好标志。
1)设置轴线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设置在基槽外2-4m,基础轴线的延长线上,作为开槽后,各施工阶段恢复轴线的依据。如附近有已建固定建筑物,最好把轴线投测到固定建筑物顶上或墙上,并作好标志。
3.基槽抄平
建筑施工中的高程测设,又称抄平
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根据地面上±0.m点,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小木桩(称为水平桩),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如0.m)。
水平桩可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
四、建筑物的轴线投测
在多层建筑墙身砌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可用吊锤球或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
1、吊锤球法
吊锤球法简便易行,不受施工场地限制,一般能保证施工质量。但当有风或建筑物较高时,投测误差较大。
2、经纬仪投测法
在轴线控制桩上安置经纬仪,严格整平后,瞄准基础墙面上的轴线标志,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将轴线投测到楼层边缘或柱顶上。
将所有端点投测到楼板上之后,用钢尺检核其间距,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检查合格后,才能在楼板分间弹线,继续施工。
3、高层建筑轴线投测
1)外控法(经纬仪投测法)
(1)定轴线控制桩A1、A1’、B1、B1’,标定a1、a1’、b1、b1’。
(2)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向各层投测a2、a2’、b2、b2’
(3)仰角过大时,延长轴线到更远处或附近大楼的屋顶上。
注意:经纬仪要经过严格检校,特别是照准部水准管、横轴要与竖轴垂直。
2)内控法(垂准线投测法)
(1)吊线坠法
要求:投点高度5m时,偏差≤3mm。受风力影响大。
吊线坠法是利用钢丝悬挂重锤球的方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高度在50~m的高层建筑施工中,锤球的重量约为10~20kg,钢丝的直径约为0.5~0.8mm。
在预留孔上面安置十字架,挂上锤球,对准首层预埋标志。当锤球线静止时,固定十字架,并在预留孔四周作出标记,作为以后恢复轴线及放样的依据。此时,十字架中心即为轴线控制点在该楼面上的投测点。
(2)天顶准直法(激光铅垂仪法)——自下向上投测。
要求:投测点距轴线0.5m~0.8m为宜,且在每层投测点处要预留洞(0.3m×0.3m)。
在首层结构板或砼地面上做好向上投测控制轴线网的各个控制点,一般是以图纸轴线向内借线,构成控制网,应为矩形控制网,控制线交点为铅垂控制点,各层测设均以此点为准。
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在控制点位置预留孔洞,孔洞竖向通直穿越各层顶板,尺寸为mm*mm。
(1)首层支放激光垂准仪,使其定位于控制点上;在测设楼层预留洞放置激光接收板。
(2)打开激光铅垂仪,分别在0度90度度度定位,在接收板上确定相应的激光斑点位置,交叉连接四点,其交点即为本楼层铅垂控制点。弹出控制点及控制轴线。
(3)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校测施工层控制轴线夹角,用50m钢尺校测施工层各控制轴线长度,合格后再施测细部轴线,用钢尺校核各细部轴线的间距,然后测设各竖向构件的边线控制线。
建筑施工测量工作中,无论是平面控制测量还是高程控制测量,归根结底是对空间点的控制。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