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80501/6205036.html

第一节主站房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

4.1.1施工方案:本工程现正进行工程桩及基坑维护桩的施工阶段,本次招标范围为主站房的主体结构(屋顶钢结构及屋面工程),部分功能房的装饰、西配楼分部、整个主站房二次装饰不在施工范围,该工程的总工期为日历天。为了加快该工程进度,充分为建设单位考虑,我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只要有工作面有工作量,就必须做到有作业人员在施工”的原则紧安排施工进度及方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施工方案详见一览表。

主要施工方案一览表

表4-1–1

4.1.2施工测量

4.1.2.1施工测量的顺序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设计图纸的要求计划安排顺序如下:

4.1.2.2建筑物的定位

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主站房总长m,宽54.5m,一般的定位测量容易造成施工的测量的偏差,偏差有温度及人为的偏差,且累计偏差较大,故在该工程中建筑物的定位及控制点的引测均使用全站仪,具体控制引测定位如图

4-1-1:

然后使用现场的保护点进行建筑物的测量工作。测量方法使用坐标值的极坐标定点法测出建筑物任意所需点,最后放出各相应的轴线。现场实际测量放线时对距离大于20m的测量均使用全站仪进行定位,避免使用钢尺造成累计误差。综合楼楼顶检查点主要用来检查校核使用。

对±0.m以上结构施工,在一层楼面预埋mm×mm×4mm不锈钢板,做法同控制平面点的做法,具体位置设在控制平面点“1、2、3、4”平引①轴南北向与平台点“5、6”平引○A轴东西方向的相交点,在建筑物内共有6个点进行垂直投点。同时在楼面的同栋的方法使用全站仪继续展开测量放线定位工作。所有楼面的放线每一轴线引至外墙且使用经纬仪进行垂直检验校正,在外墙面每层的每一轴线均使用红三角表示,并标出各轴线值。

4.1.2.3建筑物的标高测量控制

标高的测量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点(不得少于2个点)及高程值,用精密水准仪(S2型)引测检验校正,将高程全部引测到坐标控制点上“1-6”轴,以及在新建筑物的周边旧建筑物或其它物体上用红三角标明记录,在红三角处标上其标高值,要求在建筑物外每点相距不超过20m,便于及时准确使用。此红三角必须经过多次复测准确无误后方可使用且做到经常(每施工一层楼面)检测,发现如果有沉降使用应及时停用并销毁,重新测做。待一层建筑物完成后将其标引至建筑物上,在建筑物外围每点设在轴线柱子上。进入装饰阶段后,所有内外均弹出建筑物地面以上1m的建筑标高线,便于装饰工程的施工作业。

4.1.2.4建筑物的竖向控制及轴线的测量放线

建筑物的垂直度控制采用“内垂直”引测,外经纬仪(外控法)来相互校核的方法进行。即建筑物外轮廓的垂直度控制由经纬仪在建筑物外侧的首层的基准线为基础向上投测校正偏差。在建筑物内部轴线使用激光垂直投点经纬仪,在一楼楼面预埋“1-6”点分别向上进行垂直投点,垂直投点详见下图4-1-3:

轴线测量放线根据垂直投点(垂直投点每层楼面不少于3个)使用全站经纬仪进行楼面的展开放线工作,局部面较小处使用经纬仪及钢尺进行引测,将所需要用的线全部弹在楼面上,并将轴线引至建筑物的外侧进行外控法的调整校正以确保测量放线精度及准确。

每层楼上的标高控制使用钢尺以一层建筑物外围红三角为基础向上引测。

4.1.2.5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主站房及西配楼为新建工程,为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对建筑物随时进行沉降观测,便于给施工过程提供有关数据,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因招标阶段现有图纸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单位的施工经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应在沉降且结构较重要部位以及地基及基础不相同处设置,首先考虑在建筑物的四角、伸缩缝、地铁上部建筑物处以及建筑物内外设置,主站房设置约36个点,西配楼设置6个点。

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按时(每月一次或每完成一层结一次),使用固定的沉降观测仪器,由专人负责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检测,并绘制每点的沉降曲线图并收集完成准确资料编制详细的沉降观测报告为创“鲁班奖”工程创造便利条件。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首先在场内做2个观测基准点,基准点应设置在坚硬的地基以及不便干扰变形的地方,并加以安全保护,且做法在远离新建筑物靠近现有的旧建筑物边向自然地坪以下挖mm×mm×1mm的洞用混凝土灌注,预埋钢筋头,砌砖维护加盖保护,具体详见图4-1-6: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使用S2级水准仪及铝合金塔尺监测,每次观测必须对基准点进行复核,每次测设数据应做好记录,每次观测进行三次,一人观测,一人复核记录,一人跑尺,沉降观测的要求在主体施工阶段每层且不多于一个月进行观测一次,主体进入装修阶段可每月进行一次施测直到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将所测设的数据记录完整,竣工时一并随同竣工资料移交建设单位,便于建设单位以后继续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在施工中每次沉降观测的数据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项目总工、工程总监、建设单位有关人员。

4.1.2.6测量工作人员安排

**火车站站房占地面积较大,施工测量工程量较大,在该工程计划安排专职测量人员4人进行专职测量,负责该工程的基准点、测设点等维护使用,测量放线抄平以及有关测量放线的数据收集整理,配合现场施工,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准确数据供项目总工程师施工技术决策。

4.1.2.7施工测量主要器具表4-1–2

除上述主要器具外另配有:线锤、计算器、记录本、钢桩、木桩、铁钉、5m小钢卷尺等。

全站仪主要技术参数

表4-1-3

4.1.2.8测量误差控制

控制点测量应满足一级小三角的精度要求即测角相对中全差≤5″,测距边长相对中全差应≤1/40。

轴线间距测量相对读差≤1/10,测角相对中误差应≤5″。

垂直度偏差层间不大于3mm,全高不大于5mm。

标高测量层高不大于±3mm,全高不大于±5mm。

4.1.2.9施工测量应注意的事项

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应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26-93。

测量仪器必须符合《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所有测量仪器进场前必须进行检测并在有效期范围内,并在施工全过程中保证仪器状态良好。使用时避免日晒、雨淋,烈日下或有零星雨点时应撑雨伞保护。

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合人员必须相对固定。

钢尺使用时应注意直、平、齐、准,并标准用力(配备拉力器),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对大于20m需使用全站仪进行测距定位校正。

在施工过程的施工测量以及沉降观测中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有关技术人员及项目总工程师,便于工程修改变更技术决策。

屋面网架和玻璃幕墙、斜钢柱安装部位,均在相应位置准确标注轴线及相应的标高,供安装单位使用。

各种作业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便于事故资料的收集。

4.1.3地下降水施工方案

4.1.3.1根据现场土方的实际情况,该工程需要降水的部位有:主站房(1-5轴地下室、9-14轴地下室);西楼地下室;站台内出站人行地道;行包房地道。

具体降水的位置详见降水施工布置图4-1-7至图4-1-10:

图4-1-7

4.1.3.2该工程五个部分的降水工作根据工程总进度的安排,分时间分阶段进行以保证该工程的整体能施工。

4.1.3.3地下室挖土标高分别为:主站房1-5轴为-6.50m,9-14轴为-8.50m,西配楼为-6.50m,出站地道为-5.30m,行包房地道为-4.80m,根据各部分降水的标高不一样,选用不同主管高度,对主站房及西配楼地下室选用9m主管,行包及出站通道选用6m主管降水,均采用一级降水方案。地下室承台采用明沟排水。

4.1.3.4由于该施工组织设计为投标技术标,建设单位未提供详细地质报告,根据我单位以往的施工经验,考虑降水的深度及坡度,降水坡度按1/10考虑,基坑深为8m,总宽考虑30m,即降底1.5+0.5=2m,总降水深度10m,主管高9m,所以主站房9-14轴地下室的降水水平管向自然地坪以下挖一米排管。其余部分的降水水平总管在自然地坪上排放。

4.1.3.5井点降水成孔采用3BL-9导杆式水冲枪成孔,成孔井点管居中设置,漏料使用粗砂,成孔前将地表的杂土清理干净见软土或老土。

4.1.3.6井点降水的施工工艺:

4.1.3.7喷射井点的工作原理:喷射井点设备为使用循环水与井点管出水方向相同,给循环管加压形成高速水流,高速水流与井点出水方向相同,使井点水管内由于高速水流形成管内负压真空吸水,排出的水作循环水。

4.1.3.8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降水设备采用jsj-60型真空泵机组,离心泵功率7.5kw,最大抽水量为60m3/天,最大吸水深度9.6m,真空负压6-8kg。

4.1.3.9现场做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排水沟,电源(配电箱kw)及水源。并做好设备保养,滤管清洗砂布包裹,粗砂等材料的准备。

4.1.4基坑支护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4.1.4.1基坑支护由建设单位另行发包施工,总承包单位配合施工。为考虑工程现场场地的需要以及加快工程的施工速度,我方中标后进场即将安排基坑钢结构支护工作与降水工作同时进行,以保证降水达到挖土的效果时同时保证基坑内桁架支护的钢结构设计要求,为土方尽早开挖创造条件。

4.1.4.2基坑支护桁架施工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首先局部将土挖至支护桁架梁的底部以加快支护桁架的施工进度,基坑支护有建设单位指定分包单位。

4.1.4.3基坑支护水平桁架为钢结构,支护下的土方必须待支护钢结构施工及验收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

4.1.4.4土方开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负责配合清理基底。

4.1.4.5土方量表

4.1.4.6根据工程的具体安排及各部位的土方量分配情况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土方开挖首先从西配楼地下室开始挖土,土方量8m3,使用两台挖土机,然后再从主站房1-5、9-14的地下室开始,土方共计44m3,机械挖土考虑同时使用6台1反铲挖土机,其中1-5轴2台,9-14轴4台,最后两台挖土机挖14-20轴基础土方及5-9轴基础土方,两个地道计划采用人工挖,具体时间详见施工进度总计划表。

4.1.4.7在进行主站房地下室土方及结构施工期间,同时地下室通道的人工挖孔桩及铁路架梁的工作在行中。

4.1.4.8所有挖土作业机械尽量在夜间进行,每天避开火车站的客运高峰。土方开挖时我们将随时了解车站客运情况,以提高我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

4.1.4.9机械挖土方过程设专人指挥,且抄平放线随时跟进,为防止机械挖土破坏原地基老土层,机械挖土至高于设计标高mm,余下mm厚人工清挖,且人员安排充分足够以保证人工清土能跟上机械挖土的节奏。

4.1.4.10基坑土方开挖应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合理组织排水,基坑开挖到标高后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垫层时间不得超过24h。

4.1.4.11所有基坑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应通知质量监督站、地基勘探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有关部门组织地基验槽,并做好验槽记录,合格后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垫层。

4.1.4.12土方开挖具体走向详见土方开挖方向图4-1-11。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7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