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龙头东华测试助力大国重器研发,未来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60.html
                            

作为国内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龙头,东华测试()一直低调蓄力。

就在年,公司交出这样的成绩单:营收同比增幅超三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七成。

事实上,东华测试在行业内并不低调:绵延余公里的长江上,绝大部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都有使用东华测试的设备;神舟飞船、C、歼20以及山东舰等“大国重器”的测试工作,东华测试的设备也参与其中。

经过27年的发展,如今东华测试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国防科研、工程检测、院校教学等领域,并且具备了与国际巨头“掰手腕”的实力,有望在未来几年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长江上绝大部分的桥梁“体检”

长江北岸,江苏靖江,东华测试年在这里成立。

作为国内最早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桥梁检测的仪器厂家,在过去的27年里,东华测试为一座又一座长江大桥做“体检”。

“仅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流上,包括在建的长江大桥总量达到座,”东华测试董事长刘士钢表示,“长江干流上绝大部分桥梁测试,都使用了东华测试提供的仪器产品。”

与东华测试总部相距仅10公里的江阴大桥,是江苏境内最繁忙的过江通道。由东华测试配套安装的上百个测点,正在时刻监测着大桥的“心率”。

据了解,江阴大桥以前曾使用国外监测仪器,但每到夏天打雷时,这些仪器经常会“掉链子”。

东华测试接手改造任务后,将原本应用于装备领域的抗干扰技术“嫁接”到了江阴大桥监测设备上,轻松解决了雷击干扰的难题——7年过去了,这上百个测点仍在健康运行。

年,润扬大桥全线贯通,这座大桥主跨径达到米,当时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就在这一年,东华测试配合东南大学对润扬大桥进行了动静载试验、模态试验,“我们的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已经在润扬大桥上可靠运行了16年,至今运行正常。”刘士钢表示。

南京长江四桥被誉为“中国的金门大桥”。年10月,在大桥正式移交前一个月,东华测试配合交通部公路所完成了大桥的荷载和模态试验。刘士钢表示,“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吻合,给交通部公路所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可以准确的判断桥梁的健康状况。”

不只为长江上的大桥“保驾护航”,东华测试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已经遍及全国。

舟山大陆连岛工程金塘大桥项目位于舟山金塘岛与宁波镇海之间,大桥全长21千米,主通航孔桥长1.2千米,是世界上在复杂外海环境中建造的最大跨径斜拉桥。受交通部公路所邀请,东华测试于年7月15日至22日实施了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的现场模态实验,“全桥共测了个测点,其中桥面有个测点,”刘士钢介绍说,“由于桥面测试使用了无线通讯技术,很好的解决大量线缆移动不便的难题,既提高了测试效率,又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55千米,总投资亿元,它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为了将墩台更安全、稳定、精确的吊至底座上,东华测试配合用户在吊具上布置应变花、应变计,全程监测墩台吊起时的四根索上的受力情况,最终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如今,公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已成为东华测试的招牌业务,刘士钢分析说,“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数量已超过80万座,东华测试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大国重器”背后的东华测试

东华测试的核心优势,在于保障“大国重器”的研发工作。

年9月,我国三位航天员乘坐神舟七号飞船出征太空,翟志刚代表中国人首次进行太空行走。神舟七号飞船在返回途中,返回舱需要承受外太空的失重、低压、低温等恶劣环境的考验,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还要承受与地球大气层摩擦所产生的高温。科研人员采用东华测试的仪器,对返回舱的舱体进行强度测试,为验证和改进返回舱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年11月,歼20战机在珠海航展上公开飞行,就此进入第五代战机行列,成为中国国防高速发展的象征。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5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