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平台中医药研发基地是由北京市科委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建,旨在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仪器对外开放共享、增强对外研发服务能力、服务中医药创新发展。基地成立于年,是首批(共12家)北京市科委与院所共建基地之一,中医药行业唯一的一家共建基地。
今天,咱们对首平台中医药研发基地大型仪器平台进行系列报道,推出九大实验室之一的骨与关节疾病实验室(骨关节室)——主要致力于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肾主骨”的机理研究及“脏腑相关”的机理研究等四个方向。该实验室主任为赵宏艳。
据了解,骨与关节疾病实验室前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病理实验室(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成立于年,一直致力于从事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疾病的基础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自身的优势特色。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5项,在国家级以及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今天,咱们分上中下三篇文章对骨关节室做详细报道,上篇为实验室的特色技术与平台建设介绍,中篇为对外检测项目的第一至第四个项目介绍,下篇为对外检测项目的第五至第七个项目介绍。
中篇
●对外检测项目
一、动物模型制作
实验室开展过多种动物模型的制作: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痛风性关节炎等)、骨质疏松症(去势法、糖皮质激素法、维甲酸法)、高血脂、血瘀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肝损伤等动物模型。目前,可对外提供关节炎动物模型和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制作服务,以下为实验室制作的动物模型代表性图片。
(1)关节炎动物模型
(2)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去势法、糖皮质激素法、维甲酸法)
二、大鼠及小鼠胫骨不脱钙骨切片制作、染色(甲苯胺蓝和三色一步法)及荧光标记
实验室对不脱钙骨切片的甲苯胺蓝和Villuneva三色多步染色方法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甲苯胺蓝和三色一步染色方法。以下为实验室制备不脱钙骨切片的主要仪器及本室制备的不脱钙骨切片三色一步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法及荧光标记的代表性图片。
三、不脱钙骨切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组织形态计量
实验室建立了不脱钙骨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染色方法及其计量分析技术,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骨组织形态分析技术体系。此外,亦熟练掌握常规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并可对其组织形态进行分析计量。以下为进行分析计量的LeicaDMB生物显微镜(配有LeicaQWin图像分析系统)及本室制备的不脱钙骨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方法染色的代表性图片。
LeicaDMB生物显微镜及LeicaQWin图像分析系统可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图像采集、快速分析、测量、鉴定。
主要功能包括:色度、灰度、光密度自动测量;各种几何参数统计、测量、显示等。
四、骨与关节组织MicroCT检测
MicroCT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具有极高空间分辨率和探测灵敏度的一种成像技术,专门用于对小动物进行成像,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肿瘤检测,骨骼、牙齿、牙周组织及相关材料扫描。采用MicroCT对骨组织进行三维成像,可更直观更准确的得到骨形态计量研究结果。本实验室的BrukermicroCTSkyScan台式microCT断层扫描成像仪具有快速扫描、简易控制、小巧玲珑和使用免保养等特点,实现了在一个理想的分辨率条件下对物体进行非破坏性的三维显微成像观察。以下为实验室的microCT断层扫描成像仪及运用该仪器扫描的骨组织样品代表性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