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13302022英文版锅炉用水

GB/T-英文版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痕量铜、铁、钠、钙、镁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提供更多标准英文版。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痕量铜,铁,钠、钙、镁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痕量铜、铁、钠、钙、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铜含量0.1pg/L~pag/L,铁含量5pg/L~lpg/L.钠含量10pg/L~ug/L.钙含量10ug/L~lug/l、镁含量1pg/L~ug/L,超过eg/1时应稀释后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

GB/T——仪器分析用高纯水规格及试验方法

GB/T化学试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GB/T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提要

试样溶液中待测元素经雾化系统雾化后形成气溶胶,由载气带入等离子体炬焰中,在高温和惰性气体中被充分蒸发,解离,原子化和电离,转化为带正电荷的离子,经离子采集系统进入质谱仪,质谱仪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质荷比)进行分离。各待测元素的质谱响应值与其在样品中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对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5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优级纯及以上试剂。

5.1水:符合GB/T——中仪器分析用高纯水的规定

5.2试验中所需杂质标准溶液,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的规定制备或选用市售标准溶液。

5.3硝酸:光谱纯。5.4盐酸:光谱纯。5.5盐酸溶液:1+1。5.6硝酸溶液:1十1。5.7︰硝酸溶液:1十99。

5.8铜标准贮备溶液Ⅰ:mg/L。称取1.g金属铜,精确至0.2mg。在50mL盐酸溶液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冷却后转移至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或选用市售标准溶液。

5.9铜标准贮备溶液Ⅱ:mg/L。

5.10铁标准贮备溶液Ⅰ:lmg/L。称取1.g金属铁,精确至0.2mg。在mL.盐酸溶液中加热至全部溶解后,冷却后转移至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或选用市售标准溶液。5.11铁标准贮备溶液Ⅱ:mg/L。

5.12钠标准贮备溶液Ⅰ;mg/L。称取2.g预先于C℃~℃灼烧至恒量的基准氯化钠,精确至0.2mg,溶于水,转移至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或选用市售标准溶液。5.13钠标准贮备溶液Ⅱ:mg/L。

5.14钙标准贮备溶液Ⅰ:mg/L。称取2.g预先于℃~℃干燥至恒量的优级纯碳酸钙,精确至0.2mg。置于mL.烧杯中,加入50mL水,10ml盐酸,溶解后转移至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或选用市售标准溶液。

5.15―钙标准贮备溶液Ⅱ:mg/L。

5.16镁标准贮备溶液Ⅰ:mg/l。称取1.g预先于℃±50℃灼烧至恒量的优级纯氧化镁,精确至0.2mg。置于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使样品润湿,加入25ml.盐酸,溶解后转移至l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或选用市售标准溶液。

5.17镁标准贮备溶液Ⅱ:mg/L。

5.18混合标准贮备溶液:可购买有证混合标准溶液﹐也可根据元素间相互干扰的情况.标准溶液的性质以及待测元素的含量,将各元素标准贮备溶液Ⅰ或Ⅱ分组配制成混合标准贮备溶液,保存在密封的聚乙烯或聚丙烯瓶中。

5.19混合标准溶液:10mg/l。移取10.00mL.铜、铁、钠、钙、镁标准贮备溶液Ⅱ﹐置于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1+99)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5.20内标标准贮备溶液:10mg/L或lmg/L,市售。宜选用Li、"*Sc,"Ge为内标元素,各待测元素的质量数对应内标物的选择见附录A。

5.21内标标准溶液;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用硝酸溶液(1+99)稀释内标贮备溶液至合适的浓度。

5.22质谐仪调谐溶液:lpg/L或10pg/L,也可采用仪器说明书推荐的其他浓度。宜选用含有锂(Li)、钯(Y)、镀(Bc),镁(Mg)、钻(Co).钢(In)、馆(Tl),铅(Pb)和铋(Bi)元素的标准溶液为质谱仪调谐溶液。

5.23氩气;纯度不低于99.%。

5.24氦气;纯度不低于99.%。

5.25微孔滤膜;醋酸纤维素滤膜,孔径为0.45em。

6仪器设备

6.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宜配置碰撞/反应池。

6仪器设备

6.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宜配置碰撞/反应池。

6.2消解设备:温控电热板或微波消解仪或石墨消解仪。

7试验步骤

7.1通则

7.1.1环境要求:仪器环境中0.5um粒径以上的粒子数宜在3.5×10°个/m3以下﹐或按照仪器说明书的安装条件控制。

7.1.2除非另有说明,应按照以下步骤对试验中使用的所有玻璃和塑料容器进行清洗:

a)在使用前,容器需在硝酸溶液(1十99)中浸泡至少24h;

b)至少用水冲洗三次。

7.1.3聚酰胺容器不可用酸浸泡。

7.1.4盛放过高浓度金属离子溶液的容器不可再用于痕量元素的分析测定。

7.2采样方法

采样前,向采样瓶中加入硝酸溶液(1十1)(每ml.水样加1mL.硝酸溶液(1十1)),采取水样后立即摇匀。酸化后水样酸度应与校准曲线溶液一致。碱性水样可增加酸量,使样品的pH值小于2.0。水样的采集方法与存放应符合GB/T的规定。

7.3样品制备

7.3.1当水样中悬浮物较多时,应用0.45um滤膜过滤,弃去初始的50mL滤液,用少量滤液清洗采样瓶,收集滤液保存于采样瓶内,该样品可放置14d。

7.3.2当样品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含量大于mg/1.时,应准确移取40mL(或视样品待测元素浓度调整)水样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和1.0mL盐酸﹐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约30min,直至消解完全;或将加酸后的样品置于消解罐中,在微波消解仪或石墨消解仪上于℃消解30min,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线,摇匀。以同样的处理方式制备空白试验溶液。

7.4校准溶液的制备

7.4.1根据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校准溶液系列。

7.4.2移取适量混合标准溶液置于8个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1++99)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0.0ug/1.,5.0ug/l,10.0ug/L,20.0ug/L,40.0ug/l.,60.0ug/1.,80.0ug/1.,.0ug/1.的低浓度系列校准溶液。

7.4.3移取适量混合标准溶液置于8个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1+99)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0ug/L,50ug/1L.,ug/l.,ug/L,ug/L.ug/1L.ug/1L.,ug/L.的高浓度系列校准溶液。

7.4.4﹑内标标准溶液可直接加入校准溶液中,也可在样品雾化之前通过蠕动泵自动加入。7.4.5可根据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实际浓度调整校准溶液的浓度范围。

7.5测定

GB/T-英文版bzfyw.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48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