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工专项方案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21.html

映月台项目

测量施工方案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二零一九年三月

目录

1工程概况2

2编制依据2

3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3

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5

5±0.以下施工测量6

6±0.00m以上施工测量7

7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13

8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13

9质量控制14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映月台

建设单位:重庆天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建渝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东省华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复兴组团

映月台项目位于两江新区水土复兴组团,项目地势整体较为平整,地块东北部到西南侧高差约13m左右,项目南侧为和源二支路,东侧为复兴小学,北侧为未开发地块,西侧毗邻在建轨道交通六号线支线二期工程,项目地块部分位于刘家院子~思源站区间高架桥保护区范围内。

本项目仅包含水土组团C分区C40-1/02号一个地块,用地规模:.0㎡,计容建筑面积.9㎡。地块包括16栋多层住宅(8F/-1F/7F/-1F)、1栋多层配套商业(2F)以及负一层地下车库,轨道交通六号线支线二期工程刘家院子~思源站区间高架桥位于地块西侧,地面建筑及地下车库均不在轨道保护区范围内,但西侧建筑红线及部分环境边坡位于保护区范围内。

2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

(2)《工程测量规范》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4)《建设工程监理规程》

(5)本工程设计书及设计图纸。

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关于混凝结构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对施工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3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3.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3.1.1平面控制先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1.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

3.1.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较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3.1.4控制桩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3.2.1城市坐标系统的引测及首级控制的测定

因施工场地面积较大及单体楼位多的特点,现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点K1(X=.,Y=.,Z=.)K2(X=.,Y=.,Z=.)K3(X=.,Y=.,Z=.)K4(X=.,Y=.,Z=.)K5(X=.,Y=.,H=.)K6(X=.,Y=.,H=.)应用电子全站仪对施工场地进行闭合导线控制测量,得到坐标点,然后对数据进行测量平差处理坐标点对展示区施工区域进行控制。

最后,进行内业数据整理,绘制总平面控制网,总平面控制网位置如下所示:

总平面控制网

该控制网主要便于局部控制点的引测和控制整个施工区各建筑物的总体位置精度,有利于各单体楼位控制网的布设和检核,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如果主要控制点在施工期间被破坏或丢失,各个控制点能相互恢复和校核。各点的坐标在布置总平面控制点时已测算为已知,因此利用前方交会的方法恢复施工时丢失或破坏的控制点;

S=[(yii-yi)+(xii-xi)]

α=tg-1[(yii-yi)/(xii-xi)]

如下图所示:

三角控制示意图

3.2.2测量工作要求

①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有合格证、检定证书,做好仪器定期自检和送检工作。

②做好测量资料,主要有:定位放线记录、标高引测、垂直度观测记录、沉降观测记录。

③加强对测量仪器保养工作,测量仪器专人专用。,

④测量放线复核工作,关键是控制点坐标计算,轴线复核、标高复核,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⑤施工安全,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施工现场人不能离开仪器,严禁非测量人员随意动用测量仪器;遵守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⑥施工控制点的编号、保护和复查。

3.2.2.1

3.2.3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依据下表:

3.2.4轴线控制桩的保护

轴线控制桩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依据,必须进行保护。保护方法;首先以控制桩为中心砌长宽均为0.5、高0.3的砖墩,砖墩周围砌砖,中间填充砂浆,砖墩外侧也用沙浆抹平。

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4.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4.1.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现场首级高程控制网在场区内每栋单体楼附近引测一至两个水准标高控制点,各点之间相互联测,相互校合。

4.1.2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

4.1.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网的精度。

4.1.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DSZ2水准仪首先测设一条二等闭合水准路线(现场首级控制网),其次引测各楼高程控制点并组成一条三等闭合水准路线,建立本工程的施工高程控制网。

4.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4.2.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4.2.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5±0.以下施工测量

5.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5.1.1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工程施测的精度。

5.1.2校测仪器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

5.2平面放样测量

5.2.1自然地面开挖线放样。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采用J2经纬仪投测出主轮廓控制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做为标志。

5.2.2基础底面开挖线放样。土方开挖至基坑坑底面时,首先投测控制轴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然后根据开挖底口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底口线,同样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为了避免开挖错误,测量人员要在基础开挖现场实时指导挖土司机作业。

5.2.3轴线投测。基础地梁垫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T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它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5.2.4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中间交接检查记录移交给下道工序,同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报监理验线。

5.2.5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5.2.6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

5.2.6.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mm或+1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5.2.6.2模板垂直度检测

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

5.3±0.00m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5.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施工场地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施工场地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5.3.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开挖一步,都要往基坑引测标高基准点,引测方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S3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标高数据。

5.3.3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基坑开挖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每隔2米距离撒一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标高清土。

5.3.4清理基槽标高控制。同样以引测到基坑基准点为依据,用S3水准仪抄测清槽控制标高。标高点以3cmx3cm小木桩作标记,木桩顶即为控制标高,标高点每隔2米测设1个。

5.3.5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钢筋的侧立面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5.3.6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如下表所示:

6±0.00m以上施工测量

6.1平面控制测量

本工程±0.00m以上的轴线测量采用激光经纬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

6.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6.1.1.1内控点布置示意图

内控点的布设及选型必须结合建筑物的平面几何形状,组成相应图形,为保证轴线投测点地精度,内控点要形成闭合几何图形,以提高边角关系,根据施工图纸,每一栋楼布设4个以上内控点,并相互之间衔接,组成闭合图形,作为楼主体结构的测量内控点(轴线的借1m或0.5m线交点)。

6.1.1.2埋件的埋设

内控点所在首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f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6.1.1.3预埋件作法

预埋铁件由××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F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预埋件示意图如下

6.1.1.4控制点的测设

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拓普康GTS-N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内控点样式如下:

首层控制点预埋件

6.1.1.5激光接收靶

激光接收靶由××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接收靶示意图如下:

6.1.2内控点竖向投测

6.1.2.1首先将TDJ2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置竖直度盘为0°00ˊ00",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经纬仪操作人员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6.1.2.2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如下:

6.1.2.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6.1.3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6.1.3.1柱、墙及模板的放样

根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柱、墙的位置和尺寸线,用于检查柱、墙钢筋的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模板就位。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控制线(距模板内边mm)。放双线控制以保证柱、墙的截面尺寸及位置。然后放出柱轴线,待柱拆除模板后把此线引到柱面上,以确定上层梁的位置。

6.1.3.2梁、板的放样

待墙、柱拆模后,进行高程传递,立即在墙、柱上用墨线弹出+1.m线,不得漏弹,再根据此线向上引测出梁、板底、模板线,如图示:

6.1.3.3窗、洞口的放样

在放墙体线的同时弹出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在绑好的钢筋上放样出窗体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标注。外墙门窗、洞口竖向弹出通线与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门窗、洞口的位置。

6.1.3.4楼梯踏步的放样

根据楼梯踏步的设计尺寸,在实际位置两边的墙上用墨线弹出,并弹出两条楼梯角平行线,以便纠偏。

6.2高程的传递

6.2.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首层以上墙(柱)模板拆除时,及时补充该楼层的建筑1.m控制线,如下图所示。

6.2.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6.2.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6.2.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

7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

本工程的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依据《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进行,提供的测量资料包括:

7.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C5-2-2)

7.2基槽验线记录(C5-2-3)

7.3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单(B2-3)

7.4业主或监理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8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8.1人员组织

8.1.1根据本工程测量放线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工程的测量人员安排如下:

测量负责人1名,负责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技术方案实施,测量技术资料编制;

测量放线工6名,负责测量放线操作,在本工程测量放线操作的人员须从事测量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测量放线岗位证书;

8.2设备配置

9质量控制

9.1质量保证体系

9.2质量过程控制

9.2.1测量责任师要根据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9.2.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阴雨、曝晒天气在野外作业时一定打伞,以防损坏仪器。非专业人员不能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

9.2.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工程测量规范》(GB26-07)的精度要求。

9.2.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

9.3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9.3.1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

9.3.2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并有专人负责。

9.3.3非专业人员不能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

9.3.4对原始坐标基准点和轴线控制网定期复查。

9.3.5由于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搭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措施。

9.3.6所有施工测量记录和计算成果均应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并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9.3.7互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9.3.8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1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