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将学术研究与实践技能的获得相结合,而化学原理也是我们生活的物质环境和所有生物系统的基础。同时,化学本身不仅仅是一门值得学习的学科,它往往是许多其他高等教育课程的先决条件,如医学,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
IB化学课程组成
根据IB化学的课程大纲,我们整理了关于ChemistrySL与HL的对比。
两者的核心课程中均包含了化学计量学、原子结构、周期性、化学键与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等
HL相比SL课程难度来说其实并没有增加太深,但是HL对于化学的知识广度比SL大许多。
从课程大纲中可以看到,ChemistryHL还额外多出了Additional的部分,其中包含:
元素周期表:过渡金属、共价键和金属键的进一步理解和轨道杂化、勒夏特利尔原理,吉布斯自由能、路易斯酸碱,酸碱滴定和pH曲线、磁核共振光谱和质量光谱等
关于Option的部分,SL与HL均开设四门:材料、生物化学、能量、药理学。
不论是选择SL或是HL课程,都必须从A至D的四个不同内容中选择一个进行学习,不同的是HL的学习深度会比SL更深。
SL与HL详细学习内容:
Topic1:化学计量关系(13.5小时)
Topic2:原子结构(6/8小时)
Topic3:周期性(6/10小时)
Topic4:化学键和结构(13.5/20.5小时)
Topic5:能量/热化学(9/16小时)
Topic6:化学动力学(7/13小时)
Topic7:化学平衡(4.5/8.5小时)
Topic8:酸与碱(6.5/16.5小时)
Topic9:氧化还原反应(8/14小时)
Topic10:有机化学(11/23小时)
Topic11:测量与数据处理(10/12小时)
选修部分(四选一):
OptionA:材料化学(15/25小时)
OptionB:生物化学(15/25小时)
OptionC:能源化学(15/25小时)
OptionD:药物化学(15/25小时)
实验部分:
1.实验(20/40小时)
2.个人研究(10小时)
3.第四学科组实验科学项目(10小时)
相比于IB数学及IB物理,IB化学更重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它的计算难度比前二者来说要简单许多,更偏重实验操作。
所以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说法,虽然得分率来看IB物理得分率会比IB化学高,但其实在真实的考试中,IB化学更容易考出好成绩!
IB化学考试模式
IBDP的考试模式也分为SL和HL两种版本。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SL版本考试模式:
外部考试在IB官方指定的考点内完成,并由IB组织统一阅卷。
而内部考察则由各个学校在学校内来完成。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HL的考试组成模式:
大家可以看到HL版本大幅增加了考试时间,意味着这对学生的耐力也将是个不小的挑战。
而且由于HL需要学习进阶化学,所以考试的题量也大大增加。
同时,HL版本的考试降低了卷二的比重而增加了卷三的比重。我们可以通过三张不同的卷的考试模式来分析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卷一
SL版30道选择题,考察基础化学章节知识。
HL版40道选择题,考察金属和进阶化学章节知识。
其中15道两个版本是一样的,不能用计算器,会发给学生一张元素周期表。整体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
卷二
无论SL还是HL版都为短答题。
两个版本的题不一样,SL考察基础化学,HL考察基础化学和进阶化学。
可以使用计算器,学校会提供Databooklet。可以看出来是真正区分SL和HL的考试,难度会大大增加。
但是在HL版本中比重下降,因为这部分考察的更多的是记忆以及使用记忆中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IBDP最看重的。
卷三
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一道实验题,涉及数据分析和处理。
后半部分在选修课程四个章节中四选一,题目为短答题。需要计算器和databooklet。HL这部分的比重加强,原因就是IBDP更看重HL版本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内部测试
最终的内部测试则需要学生在学校内完成相关的动手实验并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教师可以在IBDP提供的所有实验范围内自主选择一个适合学生来完成的实验。
学生允许在完成过程中使用网络,手机等一切途径来收集资料,完成数据收集与分析,帮助自己完成任务。
这个内部测试是IBDP体系中最独特的一部分。
这代表IBDP更希望学生们以“科学家”的身份来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使用“学生”这一身份。
学生们最终的成果会从个人参与程度,探究精神,数据分析,结论分析,交流能力这五个方面来评判,得出最终分数,满分为24分。
IB化学所需的能力
化学作为21世纪中自然科学(实验科学)里的中心学科,是学好相关学科所必备的基础与工具。
具体来说,选IB化学可以为在大学里选修营养学、药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专业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那要学好IB化学,学生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
化学语言能力
会说“化学语言”的能力,同学们需要多积累英文的化学专业词汇、符号、方程式,才能准确理解化学知识。
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与独立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IB化学课程非常重视实验操作和团队合作,要学好IB化学,就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懂得如何与别人交流。
分析处理信息能力
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IB化学必考章节中有仪器分析等内容,要想在这部分表现良好,就要培养好利用数学和物理等知识收集的试验信息,得出实验结果。
想象力
化学里有些考察内容如原子结构、电荷排布、反应中间体、化学平衡等较为抽象的内容。
相对这些内容有较好的理解与掌握必须动用我们的想象力将之与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辅助记忆。
批判性思考能力
化学里的很多理论定理并不成熟,适用范围非常有限,只有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等理论具有普适性。
这就启发我们在学习IB知识时要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去理解与审视所学的理论,厘清理论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各种理论之间的异同点。
IB化学复习方法
很多学生都觉得IB化学的知识点很多很杂,要背诵的东西太多,抓不住要点。
还有的学生觉得,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似乎都理解了,但在考试的时候难免会有种种疏忽,导致自己的成绩卡在boundary之间,时上时下,很难有突破。
其实问题就出在复习方法上。今天就和大家讲讲如何学好IB化学,以供参考。
切忌死记硬背
IB教学考试大纲中特别提到“thinkers、knowledgeable、reflective”,这三个词离不开对知识的理解和反思。
所以,思维方法很重要!
刚开始接触IB化学时,首先要理解粒子的本质,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粒子都在物质内部运动等。
尽管教科书上有很多生动的图对其进行解释,但同学们理解上还是会存在很大困难,这会妨碍到后续化学键,周期表的学习。
结合物理知识背景对化学初期的理解很有帮助。
此外,实物模拟和计算机软件模型都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物质结构。
重视教材
很多同学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只注重看笔记和做题,从不或是很少读教材,认为读书是浪费时间,但是这个时间是不能省的,因为教材是出题的根本来源。
不要过早开始练真题
也许你可以在基础还不是很扎实的时候通过练真题在学校的模考中能取得6分7分的成绩。
但是,如果基础知识不牢,只是真题做的好,那你在最后的大考中就容易吃亏。
所以在平时学习中就要稳扎稳打,在打好基础之后练习真题,这个先后顺序是不可以打乱的。
历年真题怎么练
严格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进行模拟测试,之后对照评分方案给自己打分。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标注,寻求老师的帮助。考试之前,再把标注的有疑问的题目看一遍,确保自己全都掌握。
不要忽视实验
占总成绩的20%,所以一定要好好做。同时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最后,大学想学习医学、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同学,IB化学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建议大家学习再学一门科学科目,可以物理搭配化学或生物搭配化学一起学习,因为这些科目之间具有相通性,一起学习可以相互补充,两门都可以得到提高。